1)第一百七十四章 魏氏的恐慌2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魏氏的恐慌

  这就是史书记载范匄争田的始末。范匄被自己的私欲蒙蔽了双眼,结果这一年,他完全没有在意其他事务,更没有在意他的副手赵武在黄河南岸的举动。

  黄河南岸,赵武穿着华丽的皮裘,在一群武士的陪伴下,悠闲地巡视着河岸。此刻已经进入了隆冬,在这一年后半年,赵武动用了五万民夫,于黄河南岸修建了七座军事堡垒,还修建了贯通这七座堡垒,以及通向卫国的“国家大道”,隆冬季节到来了,黄河水面上漂浮着大大小小的冰块,此刻赵军与黄河北岸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只能通过卫国,辗转沟通国内。

  春秋时代,地球处于罕见的温暖期,山西草丰林茂、气候湿润。还盛产披毛犀、板齿犀、三趾马、剑齿象和李氏野猪。在这个时代,老虎是常见的动物,经常游荡在道路两边,至于麋鹿,简直就像家兔一样随处可见,以至于春秋战争中随处可见武将射鹿的场景。

  这个时代,黄河很少有全面封冻的情况,但到了冬季,河面上飘满了冰凌,船只很难穿行其中,只有向南走,到了卫国等纬度稍低的地方,河面才能恢复宁静。

  赵氏士兵驻扎在黄河南岸这段时间内,黄河河岸已经经过了整修,无数巨石被投入河堤两边,形成一道护栏,而河堤也经过了加高加厚。赵武走在今非昔比的黄河岸上,眺望着浑浊的黄河,心里感慨万千。他不知道是该发出类似孔夫子那“逝水如斯夫,不舍昼夜”,还是该感慨“俟河之清,人寿几何?”的感慨。

  其实这时代,黄河水的浑浊还没有像宋以后。

  其实这时代,黄河还没有频繁改造的习惯,这一切都是由于封建“专利”法,在封建时代,河泽、山林出产的利润归于领主,老百姓没有权力在河道与山林上伐木,结果使得河岸上的林木茂密,黄河大堤被强大的植物根系保护,两岸郁郁葱葱,植物、动物种类繁多。

  这些植物、动物也是垦荒者的大敌,因为它们偶尔也把垦荒者当作食物来咬。赵武走在整修完的大堤上,身边的武士也紧张万分,张弓拔弦,时刻警惕着林中的野兽。

  魏舒正在赵武身边——范匄派魏舒出来,与被驱逐的卫献公秘密接触。这次,顽皮小孩卫殇公参加盟会时,态度傲慢,举止失礼,惹得晋平公很不高兴。晋平公遂萌发了废立之意,但碍于卫殇公还算听话,一时又找不到废掉殇公的借口,因此还没有下定最后的决心。返师之前,晋平公还派大夫魏舒到齐国莱地会见卫献公,观察他对晋国的态度。

  此前,卫献公曾得到齐庄公扶持他的允诺,但一直生活在霸主国权威之下的卫献公,压根不相信齐庄公的承诺。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流亡生涯,他也总算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