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2页_夫夫孩子热炕头+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事儿也不是啥稀奇的,他那婆娘是个碎嘴的谁都知道,过年走门串户的时候,哪个媳妇子不说些什么?他婆娘那个时候可硬气了,不卖杏子,就砍树烧火

  现在再看付家兄弟俩,谁还不知道咋回事啊

  没人搭理他俩,全都转身跟小于举人说话儿。

  老村长,咱们村儿的杏子到时候可不少,能都卖出去吗?有想到小于举人卖出去那二十两银子,再瞅一眼那坛子,今天他们就吃了十两,十两银子啊

  有了名声你还怕卖不出去?老村长给自己夹了一筷头子的粉条,牙口不行了,只能吃点这样的软和东西:实在不行卖给县城里的那些个铺子,总比丢掉强

  再说了,一文钱也是钱,比白扔了强啊!林杰也在一旁敲边鼓,他还是很佩服小于举人的,这配方虽然说不是秘密,可在这里他不说,一时半会没人知道。

  可他乐意为了不浪费东西,特意跟村里人分享,这份胸怀,比那些敝帚自珍的人强多了

  也是,一文钱也是钱啊!那人想明白了,随后就问:那制作的方子

  方子的事儿,去问小于举人,这事儿人家可不藏私。说着还扫了一眼地桌上坐着吃饭的付家兄弟俩。

  这可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老村长不揽功劳,别人问他他就直接推给小于举人,让这些人去问于良吉。

  于良吉也不吝啬的一遍一遍的告诉他们,甚至写出来制作的流程,反正这些人哪怕没读过什么书,字还是认识的,就算他们不认识,不是还有孩子们认识么,这就是全民都识字的好处。

  第二天是孙家请客,就是做豆腐的孙大爷家,于良吉特意让石宏大气抱了一坛子甘草杏过去,每个人尝两口,剩下的给孙家的孩子们吃了。

  大家都尝到了甘草杏的味道,都记住了,小于举人也说了,让他们吃,但是做的进修,可能味道有稍微的偏差。

  做饭还有各家各味儿呢,这做东西也一样,你家的甜点他家的酸点,没必要非要统一,都要有自己的特色,再一点请大家记住,这甘草杏最好是自然风干,别烘干,烘干的颜色不好看,我这儿暂时没烘干的,都是风干的,但是你们也别犯这个错误,颜色黑黢黢的谁吃啊?一看就跟长毛了一样,坏掉似的,没品相,卖不卖出去就不说了,自家吃着也犯膈应。小于举人特意提醒他们。

  自然风干是需要时间的,但是烘干不需要啊

  加大火力,屋子温度高点儿,风干需要三天,烘干可能就需要一天,省时间。

  毕竟杏子的成熟期就那么一段时间,过几日不是熟透了烂了,就是让人吃了,再不就是被鸟雀啄了,总归不是完整的了。

  就怕有人贪财,赶时间,坏了好好的甘草杏。

  瞧你说的,我们都知道,注意着呢

  就是,说风干就风干,不会烘干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