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狭路相逢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邮局回到厂子,吃了午饭。张苗苗告诉他,工程设计的方案已经最后一轮修改完毕,那么按照计划,今天下午可以去市里跟娄老师碰面了。/p

  整个设计方案,幕后策划者是娄新慈,方案最终定型之前,自然需要娄老师把关。/p

  因为是提前约好的时间,娄新慈今天没有上班,而是在家中等待。见面时娄新慈正在看报纸,王朝阳和张苗苗赶到,娄新慈没有第一时间跟他们讨论方案,而是把报纸递给他们看。/p

  南阳晨报的头版头条,全国一盘棋,为了响应中央号召,省里颁布《关于加强中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醒目的红头文件后面是洋洋洒洒两千多字的详细解读。总体意见已经被标题高度概括,第一,加强本地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交流和共同发展;第二,从过去的闷头搞经济,转变成为开放市场,让市场规律占据主导地位,政府将减少参与改革和发展,工作重点将是宏观调控。/p

  娄新慈问王朝阳和张苗苗,有何观后感?/p

  王朝阳让张苗苗先说,张苗苗想了想说这将对红星厂不利。现在是平顶山项目招标的最后一轮,而红星厂的竞争对手来自海外,在这个档口上,上面发下这种“指导意见”,对红星厂简极为不利。/p

  王朝阳和娄新慈对视一眼,同时微笑。张苗苗这段时间的长进,他们都看得出来。以前张苗苗只是一个闷头钻研技术的工科女,这段时间参与工程设计,视野开阔很多。/p

  搞技术的,只懂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对大环境的政策,对周边产业的状况和竞争对手都要了解。这就好比练长跑的,只练跑步肯定不行,对比赛规则和比赛对手都要研究。/p

  记得有一位著名的百米短跑名将,在一次重要的国际大赛前夕,把对手研究得非常透彻,于是在信号枪响之后就全力冲刺,这跟他的以往比赛习惯不同。但却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参加决赛的另外一名短跑名将对他威胁很大,但有一个短板是起步慢,习惯后程发力。他前程发力,竞争对手也跟着发力,结果比赛节奏彻底乱了,最后他如愿以偿拿下冠军。/p

  这个例子也适用于方案设计。/p

  旗鼓相当的对手,竞争达到某个阶段之后,纯技术层面的东西很难分出胜负,想要战胜对手,必须从相关技术入手,细节往往决定成败。/p

  这点王朝阳深有体会,有海外留学经验的娄新慈也有体会。/p

  得到王朝阳和娄新慈的赞许,张苗苗脸色微微一红,然后认真说道:“这样一来,竞争对红星不利,咱们得想对策才行!”/p

  娄新慈神情暗淡下去。/p

  王朝阳道:“如今方案已经做到最优,很难有突破。”/p

  娄新慈没有多话,打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