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遭遇战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嵩爽快地做出决定,王朝阳和张苗苗均是汗颜。/p

  “爹,这么快做出决定,您不多想一想吗?”王朝阳问。/p

  “老子是统帅,做出的是战略层面的决定。这种利润高,短时间就能资金回笼的项目是我现在最喜欢的,所以必须拿下。至于战术层面该怎么做,那是你们应该考虑的。”王嵩呵呵笑道。/p

  “爹,您这也太甩手掌柜啦!”王朝阳抱怨道。/p

  “也别这么说。你小子大老远带着苗苗回来,难道心里没有打算?别跟你老爹面前卖关子,到底有什么想法快说吧!”王嵩抱着膀子,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p

  王朝阳对这位老爹大写的“服”字。/p

  其实从陈二把这个项目说出来,王朝阳就做出跟老爹类似的判断。战略上,必须拿下。/p

  具体方法上,回厂的路上王朝阳仔细想过。/p

  以目前红星厂的生产能力,每天最多能生产200套那种粮库用半自动装载机的轮轴零件,一个月的产量是6000套,仅仅能达到目标的十分之一。/p

  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厂商望而止步的原因。/p

  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的目标。/p

  但对后世大工业时代的生产模式非常熟悉的王朝阳认为,如果能够把时间安排和生产管理都做到极致,六万套的目标或许能够实现。/p

  他首先将三张纸放在厂长办公桌上,一套产品分为三个零件,分别是一个法兰,一根轴和一个直径半米的铸铁飞轮。三种零件,加工方式各有不同。轴主要用到车床,法兰主要用铣床和钻床,铸铁飞轮的原料是铸铁料,用道刨床和钻床。/p

  王朝阳的第一个想法是将三类零件分开制作。红星厂对轴类加工最有经验,孙宝权的三河机械可以胜任法兰的加工。廖志勇的黑山金属可以负责铸铁飞轮的加工。/p

  这样几种加工,有利于物料的周转和加工准备,按照王朝阳的估计,加工效率至少可以提高一倍。当然这还不足以满足生产量,按照王朝阳的想法,这次可以让高军的机械二厂打主力。/p

  南阳机械二厂前身是国企,设备和人员的底子都比其他厂子雄厚,轴、法兰和铸铁飞轮的原料首先运往二厂,进行初步加工,然后以半成品的方式分给其他三个厂子,其他三个厂子进行后序加工,但精磨、跑光或者热处理这类耗时较长的工序可以交给潘大庆负责。/p

  潘大庆以前经过金属原材料,也可以做热处理和精加工,这个工作他完全可以胜任。/p

  如此算来,红星、黑山和三河三个厂子的加工量不足总加工量的一半,效率可以再翻一翻,如此算下来,总得加工能力攀升至10倍,一个月完成六万套的目标出现希望。/p

  认真地听完王朝阳的计划,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