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58章 讨论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未来战略需要,射程提到70公里甚至80公里,那我的底座仍然可以胜任……并且增加射程这种事情是极有可能的事情,这不才增到60吗!”王朝阳道。/p

  魏启龙示意他继续说。/p

  “从设计的角度,虽然当前设计存在强度冗余,但却充分顾及到未来升级的可能,互换性和通用型也有考虑。”/p

  “说车轮的设计,当前用85号车轮。魏将军建议将车轮减小,目的是降低重量和尺码,对吗?/p

  “不过我希望请魏将军考虑一下,以后战场上不会要求榴弹炮具备独立转移的能力吗?/p

  “如果有这种潜在需求,那么我的建议是维持我的设计,它有利于提升机动性。”/p

  听到这里,魏启龙微微动容,“你的意思是说你在设计车轮尺码时考虑过未来战局?”/p

  王朝阳回答说只是设想过一些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每次移动阵地都需要把榴弹炮装在车上转运,这太麻烦了,如果榴弹炮可以利用拖钩,挂在机动车后面直接进行转移,那会快捷很多。/p

  魏启龙不由自主地动了动身子,问他想象中的未来战场会是什么样的。/p

  王朝阳说随着武器科技含量的增加,未来战场的机动性会越来越强,对步兵的依赖会越来越小,机动性在战斗力中的比重越来越高。/p

  说到这里,王朝阳回想了一番“未来战场”的样子,那些表现未来战场的影片中,都会有火力覆盖性的场景,传统靠步兵攻城拔寨的战斗模式会渐渐被被抛弃,相反在短兵相接之前,如果能够以强有力的武器对敌方战场进行覆盖,然后以坦克兵扫尾,打扫战场,这一定是未来战场的发展模式。/p

  “……也正是基于这点,我认为这款榴弹炮牺牲了一些设计重量是值得的,换取而来的是机动性的大幅提升以及更大火力的互换性。”/p

  “这些想法你听说讲过?”魏启龙起身走到王朝阳跟前。/p

  “不是听谁说的,而是我自己幻想的。”/p

  “不要敷衍我,跟我说实话!”魏启龙的声音增高,情绪有些激动。/p

  王朝阳刚刚那番话所体现的军事素养极高,魏启龙不相信一个普通的工程师能说出这些。/p

  王朝阳当然没发跟他细致解释,身为“未来”的人谈,讨论“未来”战场的发展趋势,这本就是如数家珍的事情。/p

  王朝阳只能随便解释说平时喜欢军事,还总听厂里老人们闲谈,才忍不住胡思乱想的。至于有几分是对的,他也说不好。/p

  魏启龙没有追问下去,也只能暂时把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当成巧合。/p

  当然即便是巧合,魏启龙也不会否认王朝阳在军事战略方面的见解之高。身为军事高级将领,他不会放弃这种探讨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