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4章 我足够大,才搅得动如泥浑水_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我足够大,才搅得动如泥浑水

  “现在压制徐伯文,已经断然不可能了,他能在九江之地募兵数万,说明此人深得民心,当初九江寿春遭乱事征伐,百姓流离失所却还肯安置在此处,那时候就该有所警觉!”

  当即就有谋臣扼手而叹,这话说得极小,应当是在人群之中,所以一时间大家也没注意是谁,下意识的就想要讥讽几句,警觉又有什么用?还能去九江按着徐臻不让他募兵吗?

  还是说散布谣言离散民心?人家连下地都是亲自去,劁猪养豕的法子也是亲自想来,境内多少老者被其拉拢,都是些德高望重之人,如何能压,而且人家有那个本事让蔡邕之女都散尽家财来资助,何等魅力?只怕又是个全才之人,曹氏添了一名士而起,别说是士人之心了,连军心都会因此被他动摇些许。

  但再看仔细看的时候,发现是在人群最中的沮君说的这番话,于是也就各自保持了静默,不去插嘴。

  沮君属于清河派的谋臣士族,而且隐隐有首席地位,深得倚重,所以好在是没有开口讥讽,不然以后沮君虽然不怪罪,但是清河派的谋臣会不断口诛笔伐,直至打压。

  “现在又该如何啊?沮君既然知道症结所在,又该如何对策?此人带兵六万北上,和曹操汇合之后,又该如何?”

  袁绍在这半年之内其实过得极为不错,得了杨彪等人力主赏赐,以表彰其平定叛乱公孙瓒之事,自朝堂封公之后,也是直接在魏郡置百官,得开国开府,很多官吏都可入袁氏门下转官籍至此,如此一来虽不是汉籍,但是更加亲近袁绍。

  海晏平和,毫无波澜,可谓是让百姓在按部就班之中军屯种地,到秋收时候收获了大量的粮食。

  而粮食,就是四州之地通行最为重要的商货货币,由此各地百姓也逐步富足了起来,均衡了各地的粮食储量,人口大量赠多,日后壮丁当会更多,幕兵更是俸钱丰厚无比,得无数乡勇积极响应,最关键的是境内一直宣扬的反曹救天子的大旗,因有身为皇叔的刘备在魏郡,是以更加便捷。

  若是要说惧怕徐臻这六万兵马,其实也并没有,主要是担心孙策已经完全与他是一丘之貉,若真是如此,当年自己暗中下令与刘表联合杀孙坚的仇怨,说不定孙家的小子就是这时候打算报复干净。

  四下谋臣多对望,但要说有什么好计策那确实也都没有,徐臻之势已经不可当,真要去强行压制自然不是现在可说的事情,主公问策的话想要的结果也只是想对策。

  或者是安定当下的人心。

  当下不安定,军民都有震颤,毕竟徐臻的名声很好,口口相传之下现在冀州的百姓也是多有风闻,对徐臻都很有好感,这样的一个人都能对曹操死忠相护,当然可以乱人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