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章_穿越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穿越初唐!

  贞观四年的北方大地,已显露出风调雨顺的态势,流落各地的难民陆续往家乡回迁。

  永宁县截留的这一大批灾民,也有部分踏上回乡之路,但大多数路途遥远,还想积攒些钱粮以作路资。

  “明府,内城城墙已完工多时,郭城也已修好大半,再用这许多流民怕是六月底将无大工可做啊。”

  郑县令刚坐完衙,出城巡视施工的县丞便回来禀报。

  “刘主簿,府库里的钱粮还有多少结余?”

  没有回县丞的话,郑县令转头问起一旁闭目养神的县主簿。

  “回明府,现下府库里还余,钱两百六十七贯三百四十四文,银五十六两,绢一百二十七匹,布五百匹又三十尺,麻二百三十一斤,粟米……”

  最近有不少流民结算离开,新一轮的征租又快来临,刘主簿便带领着一众司粮、司户等书办、小吏开始清点府库,重整账册,忙了个天昏地暗。因是才穿上一身“官服”,真真正正地转成流内,原本就办事认真的刘主簿,更是兢兢业业不敢有毫厘差池,全程都亲自参与其中。是故,县令这突如其来的一问,刘主簿都不需翻看账目,张嘴就把数据说得不差分毫。

  看到县令蹙了蹙眉头,半晌没有说话,知道其担心钱粮太少,主簿又接着说道,

  “明府不必过于忧心,再有半月就到了捉钱人报账的日子,还能有不少进项,再来,五月底就能征收新麦,支持到秋收想来应无太大问题。”

  “黄县丞似是说过,受家中亲戚请托,要在县城里寻觅佃户?”

  府库里什么样子,虽然不知道具体数字,也一直有个大概印象,现在听主簿一说,黄县丞也甚为忧心。他们几位官员一到此地,便大搞建设,这两年府库里几乎是只出不进,原本查抄的财货,马上就要“挥霍”一空,还得想想办法才是,可不能再这样花费下去。

  正想听听县令的意思,谁知他又问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黄县丞带着一脸疑惑的表情,回到,

  “是有这么一回事,上次在公厨闲聊提及,没想到明府还记得。吾那亲人就住城外,家有几百亩田实在种不完,就打算招几乎佃户。自打明府来了县治,明案狱、通政令,尤其均田一事成效显著,田野乡间人有其田,倒是一时难找劳工。”

  花花轿子人抬人,官场上比较流行互相吹捧,在初唐的官僚间亦不能免俗,只是还不如后世那么直白露骨。

  郑县令先是推辞两句,说能有现在的局面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功劳,非一人之功所能达到,才话锋一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嗯,既是田间缺人,府库钱粮又少,不若将上工的流民裁汰半数,下放到乡野间以助农忙?”

  唐时县令一职所管政务十分繁杂,到了玄宗朝更是明文规定:京畿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