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四:皇权下乡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短时间内,大周并未做好对欧洲列强开战的准备。

  这并不是说张凌阳怕了欧洲。

  只是现在同欧洲开战得不偿失。

  在一方刀枪棍棒,而另外一方坚船利炮的情况下,张凌阳心里清楚,大周如果要战胜欧洲列强,肯定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而这个代价,大周虽然能够承受,可张凌阳却不愿意去承受。

  毕竟,暂且忍耐几年之后,等大周有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也能制造出自己的坚船利炮,再同欧洲列强开战,那时候大周会输吗?

  除非指挥的将领是一个极其无能之辈。

  否则大周根本就不会输。

  毕竟,大周的人口基数在这,一旦爆兵,任谁都阻拦不住。

  你说什么?

  欧洲列强会不会联合?

  不说欧洲列强之间的龌龊,即便他们真的联合了起来,大周也是不怕的。

  因为大周的人口要比欧洲总人口还要多上一些。

  说到底,人力资源,才是张凌阳最大的依仗。

  当然,前提是大周必须有自己的工业基础。

  没有自己的工业基础,大周的人口即便再多上一倍,只怕也不是欧洲列强的对手。

  ……

  不知不觉,时间便已经进入盛夏。

  此时,大周第一艘试制的蒸汽船已经试验成功。

  第一艘带有试验性质的蒸汽船并不大,在运河上便能肆意航行。

  张凌阳亲自前去体验了一把,速度果然很快。

  于是,心中满意的张凌阳便给参与研制蒸汽船的工匠各赏赐了十两银子。

  银子虽然不多,但对于工匠们来说,却是额外收入,心中又岂会不喜?

  而此时,皇家学院的教材也已经编写完毕,开始正式授学。

  考虑到入学的学子都是寒门士子的缘故,张凌阳特意给了他们一个勤工俭学的机会。

  在这几个月里,京城内突然多出了许多小学堂。

  那些在皇家学院就读的士子,每到轮休亦或放学之后,都会前往这些学堂教授那些京城内那些贫苦人家的孩子,从中获得一份酬劳。

  其实,以皇宫内帑如今的收入来看,别说三千士子,即便再多三千,张凌阳养起来也是毫无压力。

  可张凌阳却并没有这么做。

  张凌阳明白,越是得来容易的东西,人们往往都不会珍惜。

  而越是得之不易的东西,人们才会倍加珍惜。

  正是出于此种考虑,张凌阳才想出了这个勤工俭学的办法。

  艰辛的日子自然也使得这些寒门士子明白了读书不易的道理,因而对现在的机会倍加珍惜。

  其实不珍惜也没有办法。

  皇家学院可是有制度的。

  因为皇家学院现在实行的三年制的学制,三年之后,这些入学的学子要进行毕业考试。

  如果考试不合格者,学院是不发放毕业证书的。

  而皇家学院的毕业证书,也是内廷招收这些学子的入门资格。

  为何是内廷而不是外廷?

  其实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