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四章:人口大迁徙_大周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扶桑的事情彻底搞定并传回国内的时候,已经是泰安六年的年底了。

  这一年,大周经历了很多事情,先是泰安府的地震,之后是瓦剌内附,最后是分裂扶桑。

  这诸多事情,对张凌阳来说影响都不算最大。

  要说在张凌阳看来,对大周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从河北、豫南、山东三省大规模向辽东迁移人口了。

  因为去年朝廷已经组织了北方三省的十万户居民迁移至辽东,所以泰安六年入秋之后,辽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再加上辽东诸卫所再次开发出来的土地,足能养活百万人口而一点问题都无。

  不用说,张凌阳知道了辽东的情况之后,二话不说就御笔一批,决定今年向辽东迁移百万人口。

  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期间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根本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以吏部尚书陈一鸣、刑部尚书曹睿为首的一众大臣强烈反对这么做。

  毕竟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万一出了什么乱子,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可不是后世,多准备几列火车,就能将这么多人口迁移过去。

  以大周现在的条件,从内地,特别是从中原地区的豫南向辽东迁移人口,至少要走两个月的路程。

  这期间所要消耗的钱粮,又岂是一个小数目?

  甚至,户部还一度以国库钱粮不足为理由搪塞,目的就是为了杜绝大规模的迁移人口。

  倒不是这些大臣不愿往辽东迁徙人口,实在是一下子迁移的人口太多了,在这些大臣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难道让百姓在土地里挣扎,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才是正常现象吗?”朝会上,张凌阳难得的再次发了一次飚。

  “既然户部不愿出这笔钱粮,那朕出!六部不愿担这么重的责任,朕自己担着就是!”

  “不过朕丑话说到前头,以后辽东的税赋,哪怕一粒米,一文钱,户部都甭想收到!”

  根本就不顾大臣的反对和劝谏,张凌阳毅然决然的下达了向辽东大规模迁徙人口的决定。

  文臣不愿跟着张凌阳干,张凌阳也不是没人可用。

  张凌阳直接吩咐小福子,从内帑拨出白银五百万两白银用以筹备粮草等物。

  乍一看,五百万两白银不是一个小数目,可实际上呢?只是蹡蹡够用而已。

  百万生民迁徙,人吃马嚼的,又岂是一个小数目?

  再说,这个时代的人都安土重迁,如果不给他们一丁点好处,谁愿意去陌生而又遥远的辽东?

  百姓即便再足不出户,也多少知道辽东乃苦寒之地的。

  更重要的是,家里的这些锅碗瓢盆的,谁愿意白白扔了?即便到了辽东,不还得重新购买?

  这不要花钱吗?

  所以说迁徙人口的事情千头万绪,并不是说说而已,大臣们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

  可张凌阳是什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