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真正的战术穿插_我在缅北当佣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真正的战术穿插

  萨尔温江西岸。

  同盟军所有能游泳的士兵已经全部完成了渡河,总共花费4分钟。

  而在上岸之后,他们的脚步没有任何停息,立刻继续向西奔去,藏到了西侧河岸边的稀疏丛林里。

  此时,追击的敌人已经到达了河岸边,透过夜视望远镜,陈沉紧张地看着对面的调度情况、听着鲍启的无线电侦听报告,随后他发现,魏怀仁的战术布置,还真的可以称得上“稳重”两个字!

  他并没有把所有部队都压到河岸边,而是在先锋部队准备强行渡河追击的同时调动了两个连队梯次前进掩护,与此同时,远处的山头上,炮兵连队也已经完成了转移,在山脊位置上重新架起了107火箭炮,瞄准了河岸的方向。

  在这样的布置下,对方已经完全压制住了己方继续逃窜的全部路线。

  如果己方继续向西,那么他们就用火箭炮洗地轰炸,延缓己方的速度,方便渡河的先锋部队追击;

  如果己方选择固守河岸防守,赶来的另外两只连队又可以及时对先锋部队进行支援,从火力上全面碾压。

  如果沿河向南北任意方向逃窜,无论是渡过萨尔温江、靠近北侧的先锋部队、还是留在东岸、更靠近南侧的支援连队,都可以不断沿河追击,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小规模冲突中彻底把己方咬死。

  无懈可击的战术,并且是几乎找不到破绽的漏洞。

  己方唯一的机会,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把渡河的先锋部队全部打掉,然后沿河北上,向北边逃窜。

  但这样一来,己方又必然会暴露目标,面临被火箭弹灌顶的风险。

  没有完美的策略,有的只是相对可行的策略。

  陈沉眉头紧皱,他在心里快速计算着敌人的距离、以及敌人部队调动的速率,想要从中找到那一条可以“穿插而过”的缝隙。

  两支支援连队距离河边还有至少10分钟的路程,先锋部队已经布置位于河岸边的火力点,他们最多在两分钟之内就会发起强渡,而在火力掩护之下,最多4分钟,他们就能完成渡河。

  6分钟。

  这也就意味着,先锋部队和支援部队之间,产生了4分钟的时间差。

  这4分钟的时间差,就是己方的机会!

  陈沉眼睛一亮,心里已经有了策略。

  于是,他立刻转向彭德仁的方向,但还没等他开口,后者就抢先说道:

  “陈长官,队伍不行了!”

  “队伍不行了?!什么意思?”

  陈沉又是疑惑又是愤怒,他已经猜到了彭德仁所说的“不行了”是什么意思。

  队伍要散了。

  在被迫用彭德仁的亲兵拖延住敌人之后,这支同盟军的士气没了。

  他们永远不可能理解什么叫牺牲,永远不可能理解什么叫“节节阻击”,更不可能理解什么叫“铁原战术”!

  他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