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3章 勐卡军校?_我在缅北当佣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3章勐卡军校?

  大其力,别墅指挥室内。

  在没有实时定位和先进指挥系统的情况下,远在大其力的众人只能依靠极为原始的方式去了解队伍的情况,那就是,无线电。

  这样的沟通方式效率极低,且可靠性极差,以为指挥官根本无法真正了解队伍的真实情况,而只能通过一线最高指挥官的汇报去做出判断。

  而很显然,只要是依赖“人”的汇报,就一定会具有主观加工的成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无线电时代,战场指挥经常会犯一些在后世看起来很蠢的错误。

  比如二战时最经典的两次曼施坦因救援,虽然表面上的原因是各作战单位配合不足、指挥官决心不足,但如果追根溯源,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战场情报的“非客观性”。

  两次救援,曼施坦因都高估了自己队伍的作战意志,也没有充分了解队伍的集结情况,导致他在后备队明显不足的情况下打得束手束脚,不敢将全部力量集中压上攻其一点,反而屡屡采用钳形攻势、以小规模装甲单位进行试探。

  这就最终导致了攻势效果不仅没打出来,反而还差点把支援部队搭进去。

  ——

  当然,从二战的“正义性”上来说,曼施坦因的失败是必然的。

  但从纯粹的战争理论上讲,德军的失败也具有值得让所有指挥官去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而现在,陈沉就吸取了他的教训。

  所以,他一反常态地对私兵突击队进行了严格的管控,要求必须每个两小时、由正副两名指挥官分别汇报情况。

  反复汇报一方面大大降低了情报的主观性,一方面也能让前线的突击队心里有底。

  总部的管控还在,那他们的任务就还在,想要划水摸鱼随便打打,就是不可能的了。

  这样的策略毫无疑问地让陈沉甚至比亲自参战时还要忙,因为每一条反馈的消息,他都必须要进行仔细研判,排除掉其中的冗余和错误信息。

  无论是何邦雄还是何布帕,对这样的指挥方式都不理解。

  在他们看来,主帅丢个目标出去就行了,剩下的应该给予一线指挥官充分的自由。

  否则,事事亲躬,那不是变成了北边最忌讳的“战场微操”了吗?

  看着仍然紧紧盯着地图的陈沉,何邦雄不由得开口问道:

  “陈老弟,咱们在后方指挥的.真的有必要做得那么细吗?”

  “我的意思是,他们现在只是在赶路而已,都还没有正式进入作战部署啊。”

  “你这一天断断续续就睡几个小时,身体吃不消啊”

  “有什么吃不消的?”

  陈沉哼了一声,回答道:

  “亲自上战场的时候,强度比现在高得多了。”

  “至少我现在是坐在指挥室里,只需要在纸面上去看情况,而不是走在丛林里、时时刻刻还要防备毒虫和毒蛇。”

  “那你也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