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章 律法在犹太人历史上的地位(2)_《旧约》中的民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申命法典”以文本形式公布于众,这不仅在犹太人的历史上,而且在人类历史上都是一个里程碑。这是迈向《圣经》经典化的第一步,并因而用书面取代口头语言定下了至高无上和确凿无疑的行为准则。随后几个世纪里,在《圣经》逐步完善的同时,法典的写定过程也完成了,它给人类思想戴上了桎梏,从此以后,人类思想在西方世界就再也不能完全解放了。此前,口头的言辞是自由的,所以思想也是自由的,因为言语只是有声和分音节的思想。先知享有充分的思想和言论自由,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言辞,据认为来自神灵的启示。甚至祭司也远非受隐秘传统的束缚;尽管上帝应该并不借助他们的口说话,但他们在实施拈阄和其他手工技巧的神谕方法时,无疑给自己留下了相当大的发挥余地,通过这些方法,神应允向焦急的求询者显示他的旨意。但当神谕被写下来时,它们就成了刻板文章并不可变更了。它们从流动状态凝固为水晶状,具有其全部硬度和恒久性。活的生命体被僵死的文字所取代。律法书抄写人赶走了先知甚至祭司。于是,祭司就只剩下祭祀功能,而不再有神谕功能了。从此以后,以色列人就成了“书本民族”。最高的智慧和知识的获得不是来源于独立观察,来源于自由研究人和自然,而是来源于亦步亦趋地解释写定的文本。创作者必须让位给诠释者。创作了《圣经》的民族的天才人物,就只好屈尊去从事写作“塔木德”的工作。

  我们可以颇具信心地确定“申命法典”所颁布的年代,但我们没有材料确定“申命法典”编于何时。它发现并公布于约西亚在位的第18年(公元前621年),它一定要么写于国王在位的前一段时间,要么写于他的前辈玛拿西统治时期;因为材料自身证明了它不可能很古老,它应当编撰于公元前7世纪的某个时候。总的来说,最可能的假设看来是:《申命记》写于玛拿西在位时期,而在这个坏国王的暴虐和残酷统治下,为了安全起见,它被隐藏在神庙里,它在那里直到虔诚的约西亚着手修葺神庙期间才重见天日。实际上,有时也怀疑这本书是神庙祭司所造的赝品,他们出于虔诚的目的,策划把此书冒充古本献给正直的年轻国王。但是,任何没有偏见的人在考量这个慷慨提供的稿本时,可能都会觉得这种怀疑是不公正和苛刻的,因为这一稿本一旦成为新法典,将有利于耶路撒冷接受那些因地方神庙遭破坏而被剥夺了薪俸的乡村教士。这些被解职和剥夺了钱款的教士堕落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只得来到都城以谋求与他们的城市同僚同等的地位,并享有祭司的同等尊严和酬金。我们只能公正地对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