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章 苏州民变_晚明海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7章苏州民变

  何汝宾接着又道:“洪道尊也要离任了,贤侄可知晓?”

  “晚辈刚从福建回来,尚未听说。”

  林海闻言也是有些郁闷,自己这上任还没多久,一文一武两个顶头上司都要离任,敢情这是赶上换届了啊。这两人一走,只怕今后在舟山就没那么好混了。

  只听何汝宾又道:“你可知新任海防道是谁?”

  不待林海答话,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来,一边递给林海一边自问自答道:“此公就是这本书的编者。”

  林海接过那书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类辑练兵诸书”,当即抬头问道:“这新任海防道还是个知兵的?”

  何汝宾笑道:“你且翻开来看看。”

  林海于是翻开那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列小楷:明故特进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孟诸戚公墓志铭。

  所谓孟诸就是戚继光晚年的雅号,这篇墓志铭林海在后世曾看过,里面记载了戚大帅养外室被夫人操刀追杀的故事,作者是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徽商世家出身的兵部右侍郎汪道昆。

  林海有些奇怪,不知这本兵书为何开篇就收录戚大帅的墓志铭,他继续往后翻,只见墓志铭后面是“戚大将军孟诸公小传”,结尾处有撰者的姓名,叫董承诏。

  要么就是还走目前这种包买商的路线,派人去和余姚的泗门谢氏接触一下?

  但谢氏在濠镜有垄断经营权,利润率很高,在浙江也未必就没有合作的海商。自己一个生面孔贸然贴上去,对方能不能放心跟你合作另说,至少这价钱肯定是不好讲的。

  更何况巡按御史的任期还只有一年,刘之待已经上任小半年了,投资此人实在是没啥意思。

  “这位就是新任的浙江海防道。”何汝宾指了一下董承诏的名字,接着道,“此公虽是文进士,但与老夫一样,平生最为仰慕戚少保,这书实际上就是由《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储练通论》、《哨守条约》等书荟萃而成,主要是删除了其中重复的内容,重编为十六卷。”

  把阉党和起兵谋反的汉王、宁王相比,这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古代的司法听个乐子就好,证据不重要,重要的是风向。

  问题是林海不知道此人能不能活到那时候,毕竟天启六年、七年这两年才是魏忠贤真正只手遮天的时候,要是这刘之待直接嗝屁了,那他林某人不是白投资了吗?

  “多谢仲升公提点。”林海闻言了然,这董承诏要是个海瑞式的人物,那就没法成为他的新靠山了,毕竟他林某人可是要搞走私的。

  阮美回道:“小的和柳麻子一起去了一趟苏州,打听了半个多月,倒是听说了两个叫张溥的,但都不是读书人。”

  何汝宾提到的这四本兵书都是戚继光所著,这个董承诏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