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2章 会友公司_晚明海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4章会友公司

  招揽完何良焘之后,林海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工作,摆在他眼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快把股份制公司成立起来。

  随着石壁和米格尔等人从濠镜回来,从林海这里领工钱的人员已经膨胀到了近六千人,包括从濠镜回来的两千多人,舟山营一千五百人,含警备司、营造司在内的淡水民政院一千二百人,郑廷球率领的水手八百多人。

  这还没算淡水的奴工、万华的移民以及海野左兵卫率领的那些倭人,这些人虽然不用发工钱,却也是林海管饭。

  但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些人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手下人员对林海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叫大哥,有的叫林姑爷,有的叫林大人、林千户,还有叫林当家的、大当家的,简直是乱七八糟。

  成立股份制公司就是要把组织架构和人事关系捋顺,明确组织的运转机制和各人权责。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利益分配。

  这件事之所以比较着急,主要是南风季就要结束了,林海必须尽快派人去皮岛,以便履行他和沈世魁以及那个朝鲜造反派之间的商业约定。

  在石壁回来之前,林海已经草拟了一份公司章程,并且对主要的人事安排都有了腹案。在章程颁布以及正式的人事任命之前,他觉得有必要和石壁先碰一下。

  这天晚上,他没有再安排高层人员的集体晚宴,而是和石壁、珠娘兄妹俩吃了个简单的家常便饭。

  吃完饭后,林海对石壁道:“大舅哥,还记得我在崇明时和你说过的股份制公司罢?如今你从濠镜回来了,我觉得是时候把这个组织成立起来了。”

  石壁点头道:“你说罢,我听着呢。”

  “我先说一下我们的组织为什么要叫公司,而不是叫商社。之所以要叫这个名字,是想告诉大家这个组织不是我一个人的,而是大家所共有的,这是我希望能理解的第一个点。”

  其实公司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福建沿海农村,最初是一种宗族自治组织,后来被海商采用作为贸易组织的名称,比如后来郑芝龙的贸易集团就叫公司,再后来在南洋还出现了兰芳公司这样的准国家组织。

  “就是要让兄弟们都觉得自己是团伙的主人是罢?”石壁大致听懂了林海的意思,但他对这种文字游戏并不太感冒,海上汉子看重的是实际利益。

  “你说的没错,但不仅是让他们觉得而已,我们要让核心骨干在事实上成为公司的主人,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成为东家。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员,他们也都有机会成为公司的东家。”

  “就是你上次说的山西商人搞的那个顶身股罢?给兄弟们分红的那个。”石壁对这事记忆犹新,主要还是林海在倭国一次性分出去了十二万两还多的银子,让他颇为肉疼。

  林海闻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