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回 大手笔_明末:辽东雄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判只是走个形式。

  早就定好的事情,若是有变故,大不了再打呗。

  让杨承应真正激动的事,还是这十三门红夷大炮。

  这批红夷大炮,是在力主引进西洋火器的徐光启建议下,明朝陆续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得到。

  据说是来自英国沉船上的舰炮。

  为了学会操作,明朝还雇佣了几个葡萄牙炮兵当教官,想京营士兵传授红夷大炮的操作技术。

  结果,在训练时有一门直接炸膛,导致教官当场被炸死。

  剩下的红夷大炮就放在库房里,等着生锈了。

  这些红夷大炮,与当时明朝本土拥有的火炮相比,有很多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缺点则是机动性极差,长于守城和攻城,拙于野战。

  但这已经足够了。

  反正自己现在也没能力打出去。

  一向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唯武器论”的杨承应,当他亲手摸到红夷大炮的炮身,感受到炮身传来钢铁的冰冷,竟不由得激动了起来。

  这让站在一旁的崔呈秀和许显纯对视一眼,感到诧异。

  平日里喜怒不形于色,这会儿居然为了这些个铁疙瘩激动了?

  收起疑问,崔呈秀上前道:“这些大炮操作不易,魏公公怕将军不会用,特派京营将领彭簪古来金州,听将军的差遣。”

  话音刚落,一个魁梧的汉子从人群走出。

  彭簪古,是历史一个小人物。

  熟知宁远之战的人都知道,指挥红夷大炮轰击后金的明将,正是彭簪古。

  “多谢,请崔大人回去后替我转达对魏公公的谢意。”

  杨承应说罢,一挥手。

  两个士兵扛着一个大箱子,放在他们面前。

  “略表心意,还请笑纳。”

  杨承应没让人当众把箱子打开。

  意思很明确,里面的财宝哥几个私下随便分了。

  崔呈秀当然懂,微微一笑:“多谢。时间不早了,我们就不再逗留。”

  “请。”

  杨承应亲自为他们送行。

  一直送到码头,目送他们登船离开,才返回。

  船上,许显纯不解的问道:“崔大人,杨承应的某些条件过于苛刻,大人为什么不据理力争?”

  “魏公公在朝中与大臣正在争权,急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魏公公的英明,打压对手的气焰。”

  崔呈秀见没有外人在场,把话点透:“只要杨承应在金州再打几个胜仗,就能封住朝中衮衮诸公的嘴。”

  “特别是辽东经略熊廷弼和巡抚王化贞。”

  崔呈秀说到他们,眼神一凛。

  熊廷弼是皇帝钦点,经略辽东的干才。王化贞则是首辅叶向高的保举,他们都与阉党扯不上关系,获得胜利也与阉党没半毛钱关系。

  只有杨承应这里生冷不忌,又在朝中无人,正好浑水摸鱼。

  许显纯听罢,恍然大悟。

  金州,杨承应返回存放红夷大炮的地方。

  就见不少将领围着红夷大炮打转。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