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回 总督的“好主意”_明末:辽东雄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象乾在山海关。

  他收到杨承应派人送来的军情邸报后,很生气。

  今年七十七岁的老王,已到了退休的年龄。

  本来在平息山海关争论后,他安心回到蓟镇待着。

  蓟镇外的乌梁海首领苏布地又很乖,给几两银子就可以打发。

  顶着“知边名臣”的帽子,再熬个一两年便能安稳退休。

  谁知道,杨承应突然来这么一手,攻陷盖州、接走困在十三山驿的百姓。

  而辽西明军窝在广宁前屯卫都没动弹。

  更要命的是,杨承应在邸报里只字不提辽西明军,哪怕你写一句辽西明军配合干了xx都行啊。

  这不显得他们很呆。

  王象乾这张老脸挂不住了,赶紧找来孙承宗:“杨承应好大的胆子,你我二人居然都被他蒙在鼓里,着实可恶。”

  孙承宗早知道此事,这份邸报还是他派人给王象乾送来的。

  起初,孙承宗也觉得杨承应有些过分,这么大的事竟然瞒得死死的。

  他还一直以为杨承应打着袭扰盖州的幌子,实际上是打算偷袭复州城!

  后来他想明白了,军机大事的确需要保密,被人发现,事情办不成不说,还有可能遇到危险。

  面对总督的怒火,孙承宗只好宽慰他:“从金州镇到此地,时间漫长,战机稍纵即逝,来不及请示,情有可原。”

  “来不及?我看他根本想吃独食!”王象乾怒道,“如果他提前告知我们,辽西明军可以出动,和他打配合!”

  原来是因为这个生气啊。

  当初,说不能轻举妄动可是王总督,现在又不认了。

  孙承宗虽这么想,嘴上却道:“现在谈这些,为时已晚,还是想一想下一步该怎么做,挽回颜面。”

  这话说到王象乾心坎上,“我有意派人往宁远一带探查,捞一些百姓回来,咱们再写一套说词上报陛下。否则,你我二人岂不颜面无光。”

  “敌人吃了大亏,此时如果前往,会不会被报复?”

  孙承宗谨慎的提醒道。

  “管不了那么多,孙经略快派人吧。”王象乾催促道。

  蓟辽总督说是管辖蓟镇、辽东和登莱三地一切事务,实际上权力非常有限。

  蓟镇有蓟镇巡抚,辽东有蓟辽经略,登莱有登莱巡抚,三方各管一块,蓟辽总督只起到协调作用。

  但王象乾资格老,又亲自到了山海关,孙承宗只能有些事都听他的。

  既然王总督执意派兵,孙承宗也只好遵从。

  他思来想去,只有袁崇焕合适。

  “速传袁崇焕来见我!”孙承宗下令道。

  领命的亲兵道:“回大人,袁大人几天前离开前屯卫,去了宁远中右所,临行前告诉卑职,若大人问起,据实回报。”

  “什么?去了中右所!”

  孙承宗有些急了:“他去那里干什么!”

  亲兵摇了摇头。

  孙承宗恼怒的挥了挥袖子,亲兵退下。

  这名亲兵前脚刚走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