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半导体城(求月票)_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20章,半导体城(求月票)

  一九六一年,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一间办公室内。

  “亚历山大,你说的可以做成烟盒大小的电视机,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这个任务啊?”

  赫鲁看着眼前这位亚历山大肖金,沉声问道。

  后者是他们国家无线电电子委员会第一副主席,也是半导体工业的领导。

  自从一九五三年之后,赫鲁坐上了现如今的位置。

  他便跟所有人说过,要让莫斯科全面超越北美,所有的领域都要领先北美。

  便是这样的情况下,亚历山大肖金便给赫鲁一个承诺,那就是电视机都可以做成烟盒大小。

  可现如今是一九六一年了,狗屁啊,哪有什么烟盒大小的电视机?

  好消息是没有的,反而坏消息是一个接一个地来。

  似乎是从罗科索夫他们开始,到克列奥,就成了现如今的样子。

  不!

  准确来说,是之前的德米特里这位哈工大老师,在北大执行说服陈国华前往莫斯科,却神秘消失开始。

  应该是这一切,只要涉及到了陈国华,似乎就是霉运附体,从来没有顺风顺水过。

  赫鲁从来都不相信中华的风水那一套,他更相信‘事在人为’。

  毕竟他可是一个实干主义者,从来都不搞虚的那一套。

  “书记同志,我们已经正在研发五十微米晶体管的电视了,如果你需要的话,我相信科学家们肯定很快就会研制出来了”

  亚历山大肖金,赶紧讨好着说道。

  可赫鲁却是很敷衍地点点头,然后询问对方的来意。

  “是这样的,书记同志,我在前年就给您提及过的第一代头脑微型计算机”

  在一九五九年的时候,斯特罗斯和博格两人研发出来第一台莫斯科独有的微型计算机。

  不是混合电路,而是在微型卡上。

  这玩意儿可以作为控制机器或车载电脑。

  对于军方的意义十分重大,所以当时斯塔罗斯和博格两人就找到了亚历山大肖金,准备一起说服赫鲁建设莫斯科的硅谷。

  在他们看来,莫斯科需要一座城市来专门生产半导体,拥有自己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实验室和生产设施。

  只不过,当时正值人造卫星刚发射成功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莫斯科还是电子管的天下。

  虽说那会儿,赫鲁也较为重视晶体管,可终究是后娘养的,没有电子管这个亲儿子好使。

  所以那会儿,赫鲁搁置了这份计划。

  除了电子管更为牛逼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份计划的投资,太贵了。

  要知道,建造一座城,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儿。

  所以,考虑的时间长一些,也是人之常情。

  何况,在当时的赫鲁看来,晶体管还不是未来,电子管才是未来。

  那会儿,北美的晶体管很牛逼,甚至京城那边的晶体管也挺强的。

  可终究不如莫斯科的电子管,因为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