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六十八章 衣锦还乡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旭和孟小姐以及随从李叔乘坐火车非常顺利,一路上不用换乘不说,而且他们乘坐的火车还是快速客运列车,时速比普通客运列车更快不说,而且只经停大站,大幅度缩短了旅行时间。

  大楚帝国搞铁路建设也有十多年了,铁路也好,火车也好实际上都已经升级换代了几次。

  毕竟这年头的技术发展是非常快的,承顺二十一年的时候,大楚帝国搞出来的第一代21型火车,拉动的客运列车平均时速不过三十公里。

  因为当时的火车头热效率值非常低,运行的时候煤炭和淡水消耗非常大,因此跑个几十公里就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

  这也是当年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的时候,火车站设立的比较密集,间隔几十公里就有一个火车站的缘故之一……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旅客,也是为了给火车加煤加水。

  后续火车技术持续进步,各种新技术不断出现并应用,比如火车一开始是采用机械制动闸,为了确保整辆列车快速停下来,会在每一节车厢里都设置单独的机械制动闸,并配属一个制动员,需要刹车的时候,在司机的统一命令下,各个车厢里的制动员手动拉起刹车闸,实现制动。

  这种方式自然存在诸多不方便,不及时,成本高等问题……不说别的,光是每一个车厢都配属一个制动员,这人工成本就不低。

  后续研究人员搞出来了空气制动技术,这是一种使用空气压缩机,再使用管道把压缩空气送往各个车厢的制动系统。

  刹车时,只要火车司机一拉刹车,压缩空气就会推动各车厢的汽缸活塞,将闸瓦压紧,如此便可让火车迅速停下来。

  很是简单方便的一个制动系统,里头的技术难点就在于空气压缩机……不过这玩意也不是什么高技术的东西,大楚帝国在承顺十几年的时候就已经生产用低压蒸汽机带动的空气压缩机,用于工业生产。

  后来技术持续进步,空气压缩机还被用于驱动凿岩机,用于大型工程施工,大楚帝国的铁路建设过程里,就大量使用空气压缩凿岩机用于隧道施工。

  等到承顺二十七年的时候,大楚帝国的技术专家们,把压缩空气制动技术完善后,并经过了几年的小规模试验后,开始大规模应用于火车上。

  压缩空气制动技术,这只是火车发展历史里的其中一环,嗯,算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其他的技术发展还有很多。

  其中比较重要的自然是火车头的建造技术的的持续发展。

  火车头的技术难点,就在于上头的核心零部件:蒸汽机。

  一开始的21型火车用的蒸汽机只是普通的单缸高压蒸汽机,只是采用两台蒸汽机并联做工而已……而且当时所谓的高压在今天看来已经不值一提!

  随着机械加工,原材料水平持续提升,蒸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