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百五十三章 奥斯曼帝国的恐慌_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俄罗斯人预料的一样,他们根本就守不住察里津,当大楚帝国陆军第十八师的主力,在海军西海舰队的掩护下,沿着伏尔加河一路北上杀到察里津的时候,尽管察里津里的俄罗斯人已经奋力抵抗。

  但是在绝对的实力差距下,俄罗斯人的抵抗注定是徒劳,甚至他们都没有办法给楚军造成多少实际上的杀伤。

  就和之前的阿斯特拉罕战役一样,察里津战役真正持续的时间并没有多久,俄军只坚持了五天后就彻底战败了。

  察里津里的两万多俄军除了五千多外围的骑兵顺利突围撤退外,剩下的一万五千多人都被楚军围歼,死伤惨重,那些没死被俘虏的人也是被一股脑投入了战俘营。

  后续这些战俘们,将会在用在修筑伏尔加河到顿河之间的陆地通道。

  攻打察里津的时候,楚军已经派遣了千余人的兵力西进抵达了顿河河畔,并详细勘测了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这条四五十公里长的陆地通道。

  得出结论是这片地方地形平坦,原有的道路也还勉强可以,可以大量通行楚军里的主力辎重四轮运输马车。

  同时也可以在这条陆地通道的基础上,修建一条短途,大约五十公里长的军用铁路,充当临时所用,以中转运输伏尔加河和顿河之间的物资。

  同时还提出来在未来可以利用当地原有的河道以及湖泊水库修建一条运河,以直接连通伏尔加河和顿河的河运,只不过运河的修建施工难度太大,工程量也太大,因此也只是提出来这么一个构想而已。

  真正想要修建运河,那么还要许多年以后……苏联时期为了修建这条运河,都花费了足足四五年时间呢,而这还是建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拥有强悍的技术以及施工能力,有大量工程机械的前期上。

  如今的楚国人如果想要在这里修建运河,又没什么工程机械可以使用,主要的施工都需要依靠人力的话,那么工程量就太大了,哪怕是不顾战俘、免费劳工的性命强行修建,然而估计也得折腾个十几年。

  因此伏尔加河-顿河运河只是未来的建设构想,至于现在吗,短期内先使用马车进行应急的军事运输。

  等局势稍微稳定,后方的铁路工程人员抵达后,那么楚军打算先在这里修建一条短途的军用铁路,以连接伏尔加河-顿河。

  对于大楚帝国而言,修铁路可比修运河简单多了。

  铁路建设,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的……如果是在平原地区修建铁路的话,工程量并不算大,大概就是整理好平坦的地基,再铺上碎石,然后放枕木,再把铁轨铺设在枕木之上……如此一段铁路基本也就建成了。

  哪怕是遇上河流,山谷,只要不是太夸张的那么问题也不大,因为大楚帝国的桥梁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了,通常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