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一章 宁远宁远 宁静致远_我来自大明辽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黄重真不遗余力地帮助马世龙练兵,企图盘活这段已经有了一些小小改变的历史,也让他这个知晓历史走向的后世人,看到了一丝好的转机。

  而且,根据之前的认知,加上这十个多月的亲身经历。

  黄重真认为,大明末期的军队战斗力,绝对不像明黑历史上所记录的那样不堪一击,而是极有深度,极有血性的。

  就拿此时的山海关守军为例,十八年后率军冲击后金军阵,差一点就于千军万马中取下黄台吉人头的曹变蛟,自不必说。

  善于投机钻营,一直混到大明亡了他都没死的左良玉,也暂且不提。

  仅是如崔宗荫这些在历史上寥寥数笔,甚至没有丝毫记载的佼佼者,便已一抓一大把。

  黄重真一直认为,代表着华夏正统的大明王朝之血性,不仅仅体现在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上。

  也不仅仅是由孙承宗、卢象升、孙传庭、史可法、张煌言,这些为大明战至最后一刻的一线人物所谱写的。

  若这些著名人物与这个王朝本身所存在的,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铁一般精神,铸就了倔强到近乎偏执的大明风骨,那么大明的血肉,这段历史的基石,便是由这些无畏的无名者,用热血谱写铺就而成的。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黄重真坚信,不论这段历史如何变迁,由山海关守军与宁锦边军组成的关宁军,一定会成为一股极其重要的力量,被大明朝堂所依赖。

  外御建奴,内平贼寇,两线作战,生命不止,战斗不停。

  不论大明最终将走向何方,这支军队都注定会在青史之上,留下浓重绚烂的一笔,被后世人所津津乐道。

  更何况,顶多半年之后,正摩拳擦掌想要大展宏图的后金新汗黄台吉,便会秉承奴酋制定的“出则为兵”的八旗制度,尽起兵马,再攻大明。

  对这条沧桑的东方巨龙继续施加压力,令其不得抽空疗伤,同时树立新汗威严,顺便借助对外战争,磨平八旗之中那些桀骜不驯之辈的棱角。

  是故,这段历史虽因自己的到来,从而有了一些小而好的转变,但是黄重真认为,声势比宁远之战还要浩大一些的宁锦大战,仍然无可避免。

  蒸蒸日上的关宁军,终将迎来这一检验成果的时刻。

  宁远古道因为战乱的关系,这几年光景之中,几乎常年都没有普通的行人,暗中的商队或者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在袁崇焕的严厉打击之下,暂时偃旗息鼓。

  因此,沧桑的古道显得宁静而又深远。

  觉华觉华,觉醒中华;宁远宁远,宁静致远。

  华夏汉城的名字,一切都显得那么意境深远,名副其实。

  黄重真就这样走走停停,似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不知过了多久。

  总之,似乎已在郊外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