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6|今天过个节,大家别等啊_穿到古代当名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桓凌被宣上殿时,便见满殿文武官员的目光齐刷刷转到他脸上和捧着书匣的手上,恨不能把他从内到外看个剔透——就好像他不是从前常与他们同殿为臣的熟人,而是哪个外国来的使者一般。

  他却不知道,今天他要讲不清楚怎么能种出嘉禾来,他就不是外邦使者,而要变成神仙使者了。

  幸好桓凌读书养气多年,喜怒不形于色,仍能平静地捧着两匣笔记走进殿内,向御座上的天子行礼,口称万岁。

  天子说了声“平身”,内侍一遍遍将声音传下去。桓凌正欲拿了书起身,侍班的王公公便主动上前扶了他一把,接过那两匣书,含笑对他说:“桓大人,圣上与两位殿下,与这满朝大臣,都等着您讲宋知府如何种出嘉禾呢,桓大人可快些讲来。”

  桓凌顿时明白之前殿上众人为何这样看他,轻轻一笑,谦虚地说:“回禀陛下,周王殿下所献嘉禾是汉中知府宋时依着随父在广西、福建任上时学到的栽种之法栽培的,仔细说来,无非讲究光热水土肥五字,与别人的种法亦无甚不同。”

  ……什么叫与别人种法无甚不同?

  别人种的是一本两三穗的稻子,这是一本十三穗的稻子,这叫无甚不同?

  要不是他跟宋时是过了明路的关系,众人都明白他是代自家爱侣自谦,真要怀疑他是故意贬低宋时的能为。不过在这十来盒前所未见的、九穗禾都不配与之摆在一起的祥瑞面前,他再自谦,便是要让所有做过亲民官,管过屯田、粮税的人都无颜为官了。

  王公公感觉得到背后一片怨慕之意,忙劝桓凌:“桓大人莫要谦虚了,周王殿下所献嘉禾确实卓异,陛下正要知道宋知府究竟如何使其生出十三穗来的。”

  桓凌看了一眼他手中那匣书,向御座躬身行礼,神仪整肃地说道:“陛下既然要听,臣便细细讲来。据宋知府多年来读书、钻研所知,其实水稻稻穗多少,乃由其本茎上分蘖长势好坏所定。

  “这些分蘖中,分在低处的容易结穗,分在高处的不能结穗。但这些高处分蘖又要从稻根茎中汲取养分生长,以至那些于低位便与主茎分开,可能结穗的分蘖养分不足,供不出稻谷……”

  他手上虽然没拿着水稻样本,也没有大幅解剖教学图,却凭言语细致描述,就轻易让众人想象出了稻身各处生长分化的情形。

  当然,这也有部分要归功于方才众臣传看了十来盒、三四十本嘉禾,已经把水稻的模样牢牢印在脑海中了。

  但是他们能听懂的也就到这里了,接下来就是宋知府早年花了二十块人民币买来的,水稻稻叶生长与分蘖关系论文里讲的现代科学研究成果。

  “薄水分蘗,适时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

  水的高度极有讲究,所谓薄水,便是半寸或六七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