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明天下】(37-39)_大明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钱宁这话说得倒不错,明朝俸禄低是历朝出了名的,别说丁寿官居四品,就是品大员年俸也不过千石,连明末顾炎武都感叹:“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还别喊冤,这是那位淮右布衣钦定的祖制。

  朱重八打小被贪官污吏给欺负狠了,就算当了皇上对官吏也没什么好印象,剥皮砍头的严打贪污,还专门出了本《醒贪简要录》的反腐教材,里面详细计算官员俸米能够养活多少口人,如果折合成稻谷是多少、按照平均亩产折算需要多少亩地、农民耕种这些地需要花费多少劳力等等,让官员晓得尔俸尔禄,民脂民膏的道理,“四民之中,士最为贵,农最为劳”,这帮当官的只是书书写写,“夏坐凉房,冬居暖室,比当军、当站的十分安闲”,“心尚不足,仍复贪赃坏法,百般害民”,这帮没良心的老朱我把你们杀头抄家能怨的了谁。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而且朱老先生帐算的也没错,明朝官员的俸禄再少养家糊口也尽够了,君不见饿死自己闺女的海瑞当县令的时候房房的往家里娶媳妇也没耽误什么,可问题不是所有的官儿都是海青天,千里做官只为财,于是乎大小官吏各自想法搂钱,地方官可增收火耗,遂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武将有空饷钱粮克扣可吃,京官们那些当权衙门有门敬等各种手段吃拿卡要,清水衙门的都察院御史红着眼睛巡按地方,最可怜的是翰林院的穷翰林,除了掰着手指头数着日子盼年中的冰炭两敬,就是替人捉刀写写文章了,至于锦衣卫么……

  “四九城各条街道的买卖铺面都已划出了地盘,各个千户、百户分管摊儿,想在京城讨生活可不是只给顺天府和五城兵马司打点好了就成的,”钱宁洋洋得意,“每月收到的好处再按官职大小将份例送给镇抚司各位上官。”

  “老子那份怎么没人送来?”丁寿阴着脸问。

  钱宁苦笑,“这阵子百里奔整肃锦衣卫,上下团乱,很多人丢官罢职,新上任的忙着梳理关系,下面的份例银子不知压在何处了吧。”

  娘的,回头得好好查查,二爷打定主意,要是有人故意黑了爷的银子非找个由头抄了他家不可。

  吏、礼、户、兵、工五部都在长安街南沿着御道字排开,二人边走边聊已到了兵部门前,见武官被里面人推搡了出来。

  那武官身穿五品熊罴官服,却被后来走出的身着鹭鸶补子的六品文官大声呵斥:“快走,你这人好不晓事,都说了你的事缓几日后再议,却没完没了天天过来聒噪。”

  那武官被推搡的立足不住,却还是陪着笑脸:“大人开恩,末将已在京城迁延半年,还请大人速批文书,末将好回营复命。”

  “兵部公务繁忙,岂止你宣府家,且安心等着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