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南洋事毕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见济对于朱佑栎身边刷新出来了怎样人物,并不是很关心。

  因为他虽然一直很关心历史,还在太学讲说上强调学好历史的重要性,但他本人的历史知识……其实并不是学的很好。

  他只知道在原历史上,明朝有个求才若渴,天天喊着“需要你这样人才”的西厂,并不能断定,谁是西厂的管理人。

  谁让“汪直”这个名字,在大明朝还是很常见的。

  朱见济常去外面微服私访,看一下民间生活,然后就不知道遇到了几个“汪直”和“王直”。

  所以当他知道朱佑栎钦点的拉车小宦官也是个汪直时,皇帝不过微微一笑,淡定点头。

  那家伙就十来岁的年纪,能是西厂厂公?

  看起来很机灵,以后跟着儿子当条好狗,也是挺方便的。

  ……

  “安南打完了?”

  接到新通报的时候,朱见济正站在北京城中新落成的百尺楼上面吹风,顺便欣赏下面的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这一栋百尺楼,是在大钟楼的工程进行了一半后,朱见济下令修建的。

  跟钟楼相对而立,高度还要高出不少,为得就是在前者修好后,能有个地方好好观赏。

  这些年来北京城越发的繁荣,光是街道就进行了多次修缮,城区面积也扩大了不少,

  常住人口越来越多,自然也衍生出了“居北京,大不易”这样的话。

  北京爷们在外面走,腰杆子也越来越硬。

  毕竟古往今来,太平盛世住在首都之地,比起外人都是有不少便利的。

  就算有些家伙占了便宜还卖乖,说北京户口也没啥好的……

  可事实就是如此。

  当然,眼下矛盾还没积累到很严重的地步,虽然大家都很羡慕北京户口,但也没到,没了它就权益受损的地步。

  朱见济作为主政者,求得可是京城周边发展完善,而不是弄出来一个“环京城贫困带”。

  在北京愈发吸引人,加上科举考试都必须在北京举行,每年往来于北京和外省的人还是很多的。

  北直隶利用交通带来的方便,倒也发展了一些。

  所以朱见济有闲心弄这么一栋楼出来,当做景观,来欣赏北京城的风光。

  百尺楼也不是皇家贵人专用,是对外开放的,也是能让老百姓享受了一些城市建设的福利。

  不过此时皇帝微服而来,自然是把多余的人提前清理了一下的。

  “把永乐朝的交趾地图拿出来,按照那上面划分吧……”

  朱见济吩咐道,“占城国王如何?”

  汇报的人不知道皇帝指的是被俘虏的那位,还是逃跑到山林里藏起来的那位,只能把两人情况都说了。

  “前王盘罗茶全前年被俘虏后,便病死在安南将之压回国都的路上,之后被后者斩首示众……其弟盘罗茶悦称王,至今在我大明军中,与英国公一起征讨安南。”

  “这是其人亲手所书,以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