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4章户籍制度_我要做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年搞了税制改革,可以说是当年“官绅一体纳粮”的延续和发展,之后要再进行改动,只怕不会这么频繁。

  因为就目前而言,大明朝承载大部分财富的东西,还是土地,不是房子。

  或者说严格一点,即便到了后世,承载财富的还是土地——

  后世房价高成那样,很大原因也得归于当地官府给开发商批的土地就很贵,然后商人天生的谋利心,还有要还银行贷款的利息,一步步一层层的,把房价推高到了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

  其中牵涉的东西和势力,可比大明朝要复杂多了。

  最后的直接表现,便是谁有房,谁就有钱。

  趁着大明朝没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又是君主专制的时代,乾圣皇帝可以采用快刀斩乱麻的法子,对占据财富代表的那些人开刀,要求他们交税。

  而在此之前,地方地主士绅已经被朱见济犁了好几遍,对于朝廷的税收政策已经不怎么动弹了。

  税嘛,交嘛!

  不交,等着官府派人来抓是吗?

  在几年前的那场大纠察之后,士绅串通地方官府也更加难了。

  因为皇帝搞纠察从来没有个固定时间和地点,可能隔年来一次,也可能一年多次,抓到了违法乱纪的分子,处置也十分严重。

  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被那群犹如疯狗的锦衣卫、东厂还有都察院给折腾怕了,不敢碰运气。

  所以没了地方官府为之遮掩背书走流程,士绅们也只能面对新政低头了。

  再说这些年大家可以去海外搞开发,针对海外领土,朝廷又是另一种政策,只要移民不在海外搞大屠杀,自立为王跟大明朝对抗,弄点啥也是随他去的。

  本土这边安安分分的交了税,缺的就从海外找回来,算来算去也没亏。

  至于摊丁入亩,那就更简单了。

  朝廷老早就在对土地采取按大小收税的行动了,如今把人头税跟土地税整合起来,也就多了一点,还让部分农民不至于成天收着自家的地,等着官府来人清点人头,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闯荡发展。

  在税收这种国家大事基本搞定,只需要按照之前的步骤推行的情况下,朱见济便把目光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上层建筑上。

  他是想要把蒙元传下来的这套“户籍制度”给废除的。

  只是皇帝怎么想,却不代表别人可以轻易的去想。

  即便是朱见济,面对老朱同志选择采用的这套制度,也的确感受到了来自“祖宗成法”的一点阻力。

  不能一拍脑袋就搞,

  他需要先把舆论弄起来,等出现一批人明确认同废掉这玩意儿的时候,才能采取措施。

  在殿试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那些学子给自己找理由也方便。

  朱佑栎也跟着父亲,俯视着下面的那些人。

  看着他们皱着眉头冥思苦想良久后奋笔疾书的模样,好奇起来。

  于是他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