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五四章 战火纷飞的世界_二道贩子的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意大利人也不傻,意呆在战场上不行,可玩投机他们并不输于杨丰,目前欧洲的局势,还很难看出谁输谁赢,现在就下注危险性还是很大的,而且他们现在属于待价而沽,拍卖会上的古董,得看谁出价高的。=

  协约国集团给他们的承诺是战后意大利可以得到蒂罗尔,的里雅斯特,达尔马提亚一带,也就是把奥匈帝国现在拥有的亚得里亚海沿岸基本上都给意大利,但是在意大利向非洲殖民地的扩张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许诺,尤其是意大利最关心的德国殖民地分配方面。说起来协约国集团的开价已经很真诚了,毕竟意大利虽说是列强,但却是排名倒数第一的,而且现在随着瑞典和西班牙实力逐渐增强,他们这个倒数第一还到底算不算也很不好说,比如说工业实力,如果不考虑工业的依附性,单纯瑞典就早不知道甩了意大利多少条街。

  但意大利有三千万人口,战争动员能力又不是瑞典能比的了。

  意大利参战对协约国集团的价值也仅仅是封锁亚得里亚海,另外从背后进攻奥匈帝国,但考虑到横亘在两国中间的阿尔卑斯山脉,这种进攻的价值也就很有限了,到现在俄国都拿喀尔巴阡山区的奥匈军队无可奈何,欧洲列强之耻,让非洲黑鬼打得全军覆没的意大利陆军在更加险峻的阿尔卑斯山区估计做得也不会比他们更好。

  什么样的价值配什么样的价格,意大利就值那么多,协约国集团自然不会开价更高。

  可意大利人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参战,那么肯定就会轻松跨过阿尔卑斯山,上述地区如探囊取物一般,毕竟在他们正面,只有十万奥匈陆军在驻守。也就是说这些地方他们自信肯定能抢到手,那单纯这些就有点太少了。

  同盟国集团给他们的开价是带着一块儿瓜分非洲殖民地,但具体给他们哪些,这时候也不好说,毕竟这个问题牵扯太过复杂,可这样的许诺太过于泛泛了,缺乏足够的视觉冲击,而且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本身就有领土矛盾,所以意大利也很难确定是否履行他们本该履行的职责。

  在第二次奥特朗托海峡之战结束后,意大利人越发觉得自己的价值可以更高一些了。现在完全摆出一幅吃定了两大集团的姿态,等着他们进一步增加开价。

  战争打到现在,实际上欧洲剩下那些国家,绝大多数也都是意大利这样的心态在待价而沽,但凡有点头脑的,都能看出两大集团谁也吃不下对方,四处拉帮手不可避免,这时候不卖给好价钱那还等什么时候,饥不择食的英国人甚至都跑去忽悠丹麦了。鼓励他们加入战争夺回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由此可见市场都紧俏到了何等地步。

  不过这时候倒是没人来烦杨丰了,无论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