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一九、帜焰赫赫看嚣张(三)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难免有轻狂之时,如今身为一镇大将,朝廷取消东江之后,更是直面建虏,他会一天比一天强的。”

  方孔炤看着他。微微叹了口气。

  孙临的事情,方孔炤也是很气恼,他身为孙临的岳丈,考虑到他要面对建虏,所以都不从他那儿借调兵马,可是高起潜史可法等人一开口,孙临竟然就将手中的精兵借了出去,这在逞能的同时,多少也有些倚仗着俞国振会支持的意思在里面。

  但结果就是俞国振毫不犹豫地减少了支持,从原因支持他一万二千人马的装备器械,变成了只支持他三千人马,一口气就减掉了九千,还将霍彦彻底从虎卫清除出去。孙临这个时候才知道不妙,可他心气又高傲,不愿意厚下脸皮来向俞国振求情,于是少不得就在给方孔炤的家书中抱怨几句。

  方孔炤回给他的信只有六个字:升米恩,斗米仇。

  两人再怎么是亲戚,孙临自姓孙,俞国振自姓俞,俞国振给他支援是亲情是友情,唯独不是义务责任。孙临若再为此抱怨,那么方孔炤觉得自己甚至有必要与孙临的兄长孙晋联系,干脆让他去辞回家反省。

  好在孙临终究不是死不认错的,再回信来时便说已经给俞国振写信道歉了。

  方孔炤知道,若是道歉管用,还要国法做什么,俞国振也不会因为孙临的道歉而象以往那样给孙临更多的支援,两人的情份,终究因为孙临的大意而淡了。

  “济民,献贼仍拥众三十万,我们不等熊总理,就这般去与之战,胜算几何?”

  年轻人的事情,方孔炤不好多插手,方才拐弯抹角地提了一句就算了。他回到目前面临的难题上来,向俞国振问道。

  “伯父不必担忧,公`安之战、监利之战,都证明了正规部队对上流寇,哪怕是以一当十,都有绝对优势。”俞国振笑道:“若是流寇数量只有三万,全是精锐,那我倒不会如此与之战,现在流寇三十万,反而可以正面与之对战了。”

  “何出此言?”

  “三万精锐要撼动其不易,而三十万乌合之众,只要撼动其数千人逃走,余众必溃,那三万精锐也会动摇。”

  方孔炤啧了一声,俞国振对于人心方面的拿捏真是到了兵法的程度。

  “况且,我军虽少,但四处皆是友军——我敢公开攻左良玉,左良玉敢公开攻我么?献贼虽众,却四面皆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俞国振又补充了第二个理由。

  至于第三个理由,就完全不必说了,如果说一百名虎卫只能正面击败两百名流寇,那么一千名虎卫完全可以正面击败一万名流寇,四千名虎卫则能轻易动摇十万流寇。想到俞国振仅用半个时辰不到的时间便灭了左良玉两万人,方孔炤毫不怀疑这一点。

  “既是如此,济民你就放手施为,我只是跟着你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