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六七、此石可激天下浪(三)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溯源,想要将实学与儒学合而为一。这不是济民姐夫的意思么?”

  “你这话说得不准确,济民的意思,可不仅仅是儒学。在济民看来,儒学只是我华夏道统之一支,董仲舒这投机之辈,改头换面合了汉武帝刘彻心思,故此才得昌行于事。而且董仲舒有夫子之急切偏执,却无圣人之宽容载物……”

  说起自己现在的研究,方以智摇头晃脑,整个人就都滔滔不绝起来。

  陈子龙心中不免有些羡慕,他知道,方以智确实是在做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如果做成了,他对于儒家道统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在董仲舒之下。

  董仲舒以“大一统”的改头换面后的儒家理论,迎合了当时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刘彻的心思,从而能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一千八百年来官方显学的独尊地位。而现在,方以智想做的,便是将儒家与实学结合起来,迎合俞国振今后统治的需要。

  以陈子龙对此的认识,若能得成,必是前途无量。

  但他突然间想到俞国振对士绅豪强开火之事,俞国振要做的正是如同当初秦皇汉武一般的事业,而这种事业总有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阻挠。当初秦皇是用焚书坑儒来对付那些试图要他重走分封之制的旧贵族,但他的事业直到汉武帝时才真正确立,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使得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最终稳固下来。那么,俞国振对士绅宣战的真正目的,岂不是……破旧立新?

  这个念头让陈子龙悚然动容,旋即也明白了俞国振挑这个时候发动的真实含义:此时俞国振还没有完成对全国的真正统一,那些反对他的人,大多都在他势力的“外部”,这些人原本是会随着统一也进入华夏体系之内,然后对华夏体系侵蚀、腐化,最终让俞国振苦心建立起的一系列制度变形。

  但现在他提前激发这种矛盾,那些反对他干涉乡间豪强士绅决断权的人就会反对他完成统一,这样一来,他们就是阻挠华夏统一的分裂势力。俞国振当初与金陵小朝廷签订的统一条例之中明确说了,凡阻挠华夏统一者,为民族之罪人,当诛之无赦!

  陈子龙只觉得自己身上冷汗涔涔。

  他的家乡就在松江华亭,如今这里已经作为上海县,归于俞国振直接统治。但在周围,便有他的亲朋故旧,其中许多都是乡间豪绅!

  “不行,我要回去!”他顿时站了起来:“我要回松江华亭!”

  “你回去做什么?”方以智与方其义等正讨论得热烈,他突然跳将起来喊出这一嗓子,方以智白了他一眼问道。

  “啊……多年未回,我要去拜年,走亲访友,哈,哈!”

  一边冒着冷汗,陈子龙一边打了个哈哈。

  他对大明朝廷是死了心的,虽然他忠于大明,可是就连崇祯帝都是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