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六八二、雾潜云隐日光长(二)_明末风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尧舜虽被称为千古明君,却并未称王。故此,如今他传承皇帝名号并世袭之,但也只是得一个名号罢了……”

  “此话怎讲?”夏允彝震惊地道。

  崇祯没有再说下去,事实上,崇祯自己也不太理解俞国振的计划。俞国振言下之意,他的子孙虽然传承皇帝这个称号,却未必会永远拥有如今皇帝的大权——这让崇祯觉得不可思议。

  皇帝若没有了大权,岂不是就是傀儡?就象他现在一样,俞国振见他还是尊称他为陛下,但他却一点权力都没有,就连自己家的生计,都得靠着自己的双手去赚取。

  想到这,他顾左右而言它:“完淳,你如今还年轻,我记得你才是二十二吧?有什么打算,如今国家正是用人之时,便是吾儿,也已经进入了耽罗研究院当一个弟子,好为将来的华夏出一份力,你呢?”

  这次崇祯本人来到金陵,他的长子慈烺却未曾来,夏完淳心中本来有些奇怪的,现在听得崇祯如此说,这才明白:“太子进了耽罗研究院?”

  “是啊,这还是我托了俞济民的人情,否则那小子的学识,根本不够资格进研究院。现在他在研究院,也只是一个实习生,能不能呆住来还难说。他对着海洋气候变化极感兴趣,每日都在做气候观测,测温度,量降水……真是从早到晚不亦乐乎!”

  “太子怎么会对这天象感兴趣?”夏允彝心中一凛。

  自古以来,研究天文就是大忌,不得朝廷许可私自研究,甚至有可能要坐牢杀头。朱慈烺研究的气象,也是天文的一种,若是有人附会到图谶之类的,恐怕他今后就有危险!

  “济民说大明到我手中那模样,一半是**,另一半则是天灾,中原连接着十几年大灾,乃是气候变化所致,他跟我谈此事时,被慈烺听到,慈烺便有心了,觉得若能研究出气候变化之本源,预先做出准备,便能让百姓少受些灾,也算是他替我这个不称职的皇帝弥补一下当初的罪孽。”

  “陛下何出此语,陛下当初并未有失德……”

  “若无失德,何至流寇四起!”

  与当初刚愎不同,在学习了十年、思考了十年之后,崇祯对于自己在位时犯的错误有极深刻的认识。

  酒宴之后,夏允彝父子便告辞离开,在车上,夏允彝道:“完淳,你愿投军还是愿意走政途?”

  “老大人的意思,是同意孩儿出来为俞济民效力?”夏完淳精神一振,他如此年轻,现在就谈归隐林泉还为时太早。如果不是不愿意违背父亲的意愿,他早就出来了。

  “嗯,连陛下都如此说……我们夏家有我这一个大明孤臣就足够了,不可再耽搁了你的前途。而且,今后若你能有所成就,太子那边,你也可以照应一些。”

  “孩儿想去新襄,去那边的农场呆两年。再去工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