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_我家老爷子是朱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胯下的汗血宝马;战马嘶鸣几声,马蹄在泥泞的官道上用力的踩踏了几下。

  “现在已经到哪儿了?”朱瞻基朗声问道。

  锦衣卫指挥同知张传军听了,纵马上前两步,随后勒停马蹄,停在朱瞻基身旁,大声的回应道,“殿下,还有三十里路就到寿州城了。”

  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负责在前面探路的兄弟,此时应该已经进城了。您看,是不是在前边的驿站歇一歇,然后等着寿州城的官员出来接您?”

  “也好!”朱瞻基听了,点了点头,面露微笑,开口说道,“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大伙们也都累坏了,进去驿站喝碗热汤,吃顿饱饭,好好的休息一下!”

  “是!”张传君听到这话,心里像灌了一瓶蜜,眉角含笑,大声的回应道。

  刚说完,勒转马头,摆了摆手,朝骑兵队伍中大声的喊道,“来两个人,赶紧的去前面的驿站通报一声,就说皇太孙......”

  “停!”朱瞻基打断了他,随后对将要前往驿站的骑兵说道,“你俩随便报个官职就行了!”

  “是!”两名骑兵高兴的笑着答应了一声,随即纵马消失在雨幕之中。

  明代驿站是在元代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成立的递运所,专门负责运送军需品和贡品。

  递运所的设置是古代运输的一大进步,使货运有了专门机构,定点、定线、接力运输,并把陆路、水运很好地结合起来。

  寿州城的驿站就在朱瞻基一行人前去寿州的必经之路上。

  驿站改为邮政的诏令早已颁布天下,现如今已是在庐州府境内推广中,但是驿站这里还是有用来接待过往官员的。

  寿州,它与水结缘,“拥水陆交通之便,襟淮(淮河)带淝(淝河)”,是秦汉时期楚国定都之地,商业都会之所在。它富饶美丽,成为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寿州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华夏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

  寿州这个地方在后世,是非常没有存在感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曾一度是贫困县成员之一。再深刻了解一点,就是寿州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技能较差,虽然不是所有的寿州人都不讲文明,但是一遇纠纷就会呼朋唤友,企业管理者都很反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目前的尴尬局面。

  可是这个时代的寿州人口稠密,经济繁荣,交通发达。

  不一会儿,骑兵队伍来到了驿站。

  朱瞻基的左脚刚踏入驿站,就看见驿丞带着十数位驿卒恭敬的上前躬身行礼。

  “下官参见同知大人!”先行一步来驿站通报的骑兵,官号是报锦衣卫指挥同知张传君。

  这来的可是大名鼎鼎的锦衣卫,是皇帝的亲军,驿丞自然不敢怠慢半分。

  “一边去,别挡道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