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文官与武将_懒散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以对武将格外宽厚,甚至许多武将可以拜相,这也引起许多文官的不满,比如侯君集就以武将之身官拜兵部尚书之职,这次他犯下如此大错,估计那帮文官们也会借此发挥,甚至打压所有的武将!”马爷这时也露出担心的表情道。

  听到马爷的话,李休却露出犹豫的表情,随后这才开口道:“马叔,我的话您可能不爱听,不过我觉得侯君集这件事对于武将们来说可能是件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愣一下问道。

  只见李休这时再次犹豫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回答道:“其实在我看来,朝堂上文武间最好能保持一个相对的平衡,而现在陛下重视武将,使得武将手中的权力也有些过大了,不但是在朝堂上,连地方上的武将也是如此,很多武将不但手握兵权,而且还能插手地方上的政务,长久以往,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甚至会危害到朝廷的根基!”

  李休的话可不是空穴来风,事实上大唐后期之所以衰弱,就是因为地方上的武将实力太强,导致经干强枝,中央的命令无法传达到地方,最后形成一个个的藩镇,这也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后来宋朝建立,也正是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采用强干弱枝的办法,这本来是个不错的政策,但是宋朝却对武将打压的太厉害,连狄青这样战功赫赫的名将,也是处处受到打压,甚至在身份地位上竟然还不如普通的进士出身,如此一来,也就显得矫枉过正了,武将完全被文官集团压在身下,这也导致整个宋朝都显得太过文弱了。

  马爷听到李休的话也露出深思的表情,他是武将出身,考虑问题不自觉的就从武将的角度,不过现在听到李休的话,也让他重新思考这个问题,过了好久只见他这才长叹了口气道:“你说的也有道理,无论是武将还是文官,如果某一方势力太大的话,对朝廷都不是什么好事,这次侯君集犯案,陛下可能会因此而限制一下武将手中的权力。”

  “马叔,苏定方那边还请您多打探点消息,今天下午我也得去他家里一趟,估计这个消息传开后,他家里肯定也都吓坏了!”李休这时再次向马爷说道。

  苏定方和李休算是通家之好,以后在长安时,也经常带着家人儿女来李休家里串门,只不过他的儿子都长大了,也不方便再送到李休门下学习,不过他却经常说以后一定要把孙子送到李休家里读书,而且每次他出征时,都将家里托付给李休照顾,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苏定方家里肯定也乱成一团了。

  “嗯,苏定方这次是倒了血霉了,不过应该没什么大事,我之前就已经命人和苏定方接触一下,只要他没有像侯君集那样贪图王宫中的财物,应该也没什么大事。”马爷当下也是点了点头道。

  “对了,赵德言也快赶到长安了吧,不知道他现在走到哪里了?”李休忽然想到了赵德言,当下也再次开口问道,高昌打下来后,大唐也就要开始正式的经略西域,到时也是飞奴司大展拳脚的时候,只靠马爷自己可不行。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