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九章:陛下圣明_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时间全用在诗词和对子上,不是正经吃饭的。

  张静一一走。

  几个文士便不禁捧腹大笑起来。

  赵霁也只是干笑一下。

  杨娴笑吟吟地道:“终究是粗人,登不得大雅之堂啊。”

  赵霁不好认同,却也没有反对。

  次日由杨娴领着,在这天桥坊兜了一圈,过了两日,赵霁便入宫复命。

  天启皇帝几乎已忘了这件事,直到赵霁觐见,才想起黄立极当初极力要求功考杨娴。

  他显得很不情愿,不过东厂这边奏报已经送来了。

  杨娴的声望确实很好,现在满京城都传着他爱民如子的事!

  到底是不是爱民如子,天启皇帝当然也不知情,更有些怀疑,可当众口一词,那么让他起复,做皇帝的搏一个慧眼识人的美名也不亏。

  主要是名声太臭了,需要补补血,为下一次更臭留一手。

  “卿家去了天桥坊,意下如何?”

  “陛下,果然名副其实,令臣大开眼界。”

  “这样说来,天桥坊只短短两个月,便已有了变化?”

  “何止是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百姓们在那里安居乐业,堪称典范,可谓是有口皆碑。”

  “有这样好吗?”天启皇帝摇摇头。

  “臣不敢欺君。”

  天启皇帝叹了口气道:“好了,朕知道了。”

  这意思大抵是,接下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看来也只能起复杨娴了。

  当然,这毕竟是极小的事,就算起复,在天启皇帝的心目中,也不过是区区一个侍读而已,如蝼蚁一般,不值一提。

  天启皇帝突然想起了什么,又道:“你去功考时,可去过清平坊?”

  “这……”

  看这家伙的表情,天启皇帝一下子就明白了。

  于是天启皇帝道:“知道了。”

  “不过臣见过张百户。”

  天启皇帝骤然来了兴趣,问道:“如何?”

  赵霁显得犹豫地道:“臣不敢说。”

  天启皇帝道:“你但说无妨,说了什么,朕也不会怪罪。”

  赵霁这才大着胆子道:“此人粗鄙,实为一莽夫,看来……当初孙阁老有些言过其实了。这样的人,可以去边镇做一百户,确实不该为官一方。”

  这显然并不是天启皇帝喜欢听到的,天启皇帝的脸色骤然难看起来,接着拂袖道:“知道了,下去吧。”

  看天启皇帝十分不悦的态度,赵霁心里惴惴不安起来,心里说,这不是你让我直说的吗?我直说了啊。

  他慌忙告退。

  天启皇帝等他走了,叹息一口气。

  张静一的名声,为何这样臭呢?

  只因为文武殊途?

  这几日连日暴雨。

  天启皇帝的心也沉了不少。

  过了两日,黄立极与孙承宗觐见。

  天启皇帝站在暖阁前的长廊上,看着这雨幕倾泻而下,遇到这样的雨水,紫禁城中极少见的千龙吐水便可重现。

  千龙是指殿柱下面伸出的千余个石雕龙头,每当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