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六章 建设基地_念力无双之纵横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建设基地

  组装完基地外壳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各种系统的安装和调试才是后续最主要的工作!

  和飞船一样,整个基地最主要的是一个中央智能控制系统,再有就是与之相互配合的动力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和水循环系统等等系统。

  这些系统,在飞船上的时候杨子江就已经建造完成,只需要拉到组装好外壳的基地内就能投入安装使用。

  当然,把系统和设备拉进基地非常容易,随便几辆基地上建造的卡车就能成功完成任务。

  关键是如何完成好基地内这些系统的安装和调试。

  首先是动力系统——杨子江额外建造了两台和飞船上一样的核动力发动机,这些核动力发动机经过杨子江的升级改造,早已脱离了对于制冷措施的依赖,可以独立的工作和运行。

  而光是这两台核动力系统,不仅能够供应现在基地内部的能源使用,甚至是将来整个平原全部建成基地,这两台核动力系统提供的能量也绰绰有余!

  为了将来继续扩大整个平原地区的基地建设规模,杨子江将之单独安排在了基地外东北部紧靠山脚的一角,并用飞船同款的不透明金属光泽外壳材料进行了覆盖保护。

  核动力发动机房和基地内部中间建立了长达数百公里的连接走廊,设置了两道门禁,这里将是未来基地的动力核心。

  整个基地,除了杨子江等核心十人组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权限对发动机机房进行探视和维护。

  其次是空气分解循环系统,火星监控卫星对火星南极冰盖进行探测,在发现大量水冰的同时也发现了大量的干冰,这些干冰就是二氧化碳在极低温度下固化的状态。

  杨子江在派遣基地“高达”驾驶“超大型货车”去采集水冰的过程中,这些二氧化碳固化而成的干冰也被一起采集了回来。

  而通过空气分解循环系统的操作,这些二氧化碳被分解成了大量的碳和氧气,碳将被留下作为基地生产的化工原料,而氧气则被留存在基地内,作为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然,人类呼吸的空气中不仅仅只有氧气,氧气在空气占有的比重甚至只有百分之二十一。

  还有大量的氮气以及其他气体,也是人类呼吸所必须的气体。

  这个问题其实也好解决,要知道火星上为什么充满红褐色,那是因为大量的氧化物存在的原因,所以杨子江先对基地内的地表进行了改造,参照飞船内的空气成分,利用念力空间对基地内氧化物土地进行改造,直接变成了适合人类呼吸的空气成分。

  至此,空气分解循环系统也正式开始运转,基地内的空气成分已经具备了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条件。

  要不是考虑到基地内的温度还没有提升到适合人类生存的程度,杨子江早就安排志愿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