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韩楚易地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上!臣以为此事不妥!”左徒黄歇一听说楚王有意要和和韩国易地,马上就急了。

  颍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区靠近中原,由此地西可略南阳,北可下新郑、大梁、洛阳,乃是楚国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霸的一条必经之地。何况,楚国的陈县、巨阳、寿春等繁华之地皆在颍水东畔,颍水以西被韩国占据的话,淮泗流域又被齐国霸占一部分,地处颍水、泗水之间这些城邑将被韩、魏、齐包围,有被蚕食的风险。从更从长远的角度说,失去这些地方,意味着楚国退出了中原争霸,不得不龟缩在南方。这明显不符合楚国一直谋求的大国形象!

  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别人可能不知道,但黄歇不可能不知道。韩国甘愿多付出两百里的土地来易地,就是想要限制楚国的势力往北方拓展。等楚国醒悟过来,想要反悔也晚了。何况,颍水以西,淮水以北的地区多是平地,少高山,养活的人口绝不是黔中可以比拟的。一个靠近中原,一个地处西南一隅,影响力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保留颍水以西,淮水以北,楚国的影响力、话语权就在,少了这些地方,韩国就仅仅是一个南方的大国。眼下,楚王被表面巨大的利益蒙蔽了眼睛,身为臣子的黄歇自然要劝谏。

  “韩国以黔中的三倍之地换王上的颍淮之地,表面看起来是拉拢我国,实际上却是居心叵测,其心可诛。”黄歇先声夺人道。

  楚王的脸色立即晴转多云,待发现黄歇说得信誓旦旦,很是奇怪地道:“韩国以三倍之地换寡人的颍淮之地,于楚国大利也!左徒何出此言?”

  群臣也是疑惑地看向黄歇。楚王的兴奋之情无疑透露他本人很愿意达成易地的约定。韩国莫名其妙地犯傻做这种蠢事,群臣都巴不得楚王早点答应下来,免得韩国反悔。这可是足足多出来的两百里之地啊!而且不费一兵一卒!想想为了将土地拓展到巫县,楚国就付出了超过四万的伤亡,就知道开疆扩土多么不容易了!当然,韩国是个例外。每次都是坐享渔翁之利,冒险动用大军攻略秦地。楚国这次就是吃了一个暗亏。

  “颍淮之地地势平坦而土地肥沃,养民十万(户)绰绰有余,此一利也;靠近中原,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西可去南阳,北可上颍川、东可归淮泗,南可进江水。此二利也!反观黔中,地方五百里,多山而少地,民少而物瘠。西有高山所阻,东有大河拦路,南面更是不毛之地。以颍淮之丰换黔中之贫,臣以为,实在是谬矣!易地一成。天下怕是皆笑我们楚国。”

  黄歇一言惹得楚王更是不快,但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黄歇说得轻巧。可他却忘了,放着黔中不要,郢都的南面就不得安稳。黔中是多山地,但也有许多不小的盆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