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燕国出兵了_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伐秦一事是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一手促成,尤其是后者,深切的明白,不剪除赵国西方的威胁,赵国不可能胜过韩国。韩国不败,魏国复国的希望就永远遥遥无期。

  如果在这个时候将廉颇大军调回邯郸,那灭秦之事就功亏一篑了!赵国想要再觅得这样好的机会,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这对复国心切的信陵君来说,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因此对于平阳君赵豹调廉颇大军回师邯郸的说辞,信陵君魏无忌毫不留情地反驳道:“平阳君此言差矣,韩军若要以最快的速度兵临邯郸城下,必然在邯郸以东西渡漳水,取列人城或者肥邑,如此才能绕过邯郸城南的长城。可如此,我们赵国就可以从平阳、邺县、安阳乃至中牟、林县抽调大军,断韩军归路!韩军一旦粮草不继,又久攻不下,必然全军覆没!因此臣以为,韩国在没有拿下漳水南岸的全部城邑前,势必不敢全力北上。”

  “何况”,信陵君语气一转,颇有意味地说道:“渡河需要的船只又岂是那么好筹措的?如果韩军想要从上游水浅处渡河,又绕不开我们布置在长城一线的大军!无论韩军如何选择,我们都有很长的时间征调大军!”

  “信平君(廉颇)大军距离晋阳不过数十里之遥,更占据上风,此时退兵,不但可惜,令之前的牺牲付诸东流,还可能为秦国所趁?!毕竟,韩国出兵的消息必然已经传到晋阳,我们一旦退兵,秦国怎会善罢甘休?!秦军一定会尾随信平君的大军进入雁门、云中,甚至可能进入代郡。我们到时又该如何应对?!”

  平阳君连连摇头,说道:“韩军有将近二十万,平阳、邺县、安阳、中牟、林县这些城邑的兵马加起来不过万人,韩军只需分出两万兵力就能保证自己的粮道。以(赵)豹之见,韩军短时间内确实筹措不了足够的舟船渡河,在上游渡河的可能很大。一旦渡河成功,势必面临长城防线。可长城虽然坚固,但兵力却是有限,如果韩军绕道,我们依然有很大的破绽存zài!”

  众人当然知道,赵豹所说的破绽。邯郸向来重视来自南面、西面的威胁。以前是为了防备魏国,现在是为了防备韩国。北面是赵国的大片领土,根本无需担心。东面是弱小的齐国,更加不足为虑。韩国一旦渡过涨水。为了减小损失,最大的可能就是从邯郸当面发动攻势。如果赵国有足够大军,自然可以让韩军忌惮,不敢绕道。但如今赵国兵力有限,老弱残兵守城可以,出城野战的话,胜少败多。也唯有将廉颇的大军征调回邯郸,才能破解这个局面。

  当然。众人也清清楚信陵君的顾虑,廉颇大军正与秦军对峙到决一胜负的时候。退军不但让秦军士气大振,一不小心还会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