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还能不能好好交流啦(第二更)_全球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18年3月5号日,《自然》连刊两文报道了中国的天才少年曹源。

  他在石墨烯超导领域有了重大发现,即将两层自然状态下的二维石墨烯材料相堆叠,并控制两层间的扭曲角度,即能构建成性能出色的零电阻超导体。

  可惜,曹源发现的也仅仅是低温超导而已。

  开尔文,换算成摄氏度是:-271℃。

  商业化应用想要达到这个温度是有很大难度的,当然实验室条件并无什么问题。

  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实现过常温超导。

  一旦能实现常温超导,很多设备将出现革命性的转变,也将极大提升能源利用率。

  假如哪位科学家能率先实现常温超导,那么诺贝尔物理奖非他莫属!

  陈序暂时也没想过这个问题。

  八字还没一撇呢,连石墨烯是不是最佳无线充电的超导材料都不知道呢,想那么远干嘛。

  模拟实验程序确实开发出来了,但是非常庞大,想完美运行的话,实验室的计算机以及网络都需要升级。

  陈序又去订购了一批浪潮高端服务器,浪潮英信NF8560M2。

  四路CPU,标配两颗CPU,内存16GB,900GB硬盘。

  满配情况下可四路并行处理,已经是相当强悍的处理速度与并发速度了。

  当然,价格也非常感人,升级前一台24万,升级成设计顶配后,42万。

  他一次性订购了20台。

  浪潮当天中午就把服务器和安装的技术员一块送上门了。

  是个技术员忙到晚上十二点全部装好。

  陈序也没走,就在实验室等着。

  等装好之后立刻装载上超导模拟实验程序。

  然后点击【运行】

  速度杠杠的!

  一秒钟推导模拟次数从之前的2000次,一下子提高到120万次。

  陈序在旁边等了半个小时,第一张结构图新鲜出炉了。

  那边的复印机也同时把结构图打印了出来。

  陈序把结构图扫描给小白。

  小白确认后说:“结构图没问题,可以试验。”

  “行,我明天去看看。”说着陈序转身朝实验室外走去,“困死啦,去睡觉啦。”

  晚上陈序就在实验室睡的。

  第二天一早陈序带着5位实验人员赶去了南翔区“中海市低温超导高频腔重点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2002年由中海市科委、中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三方出资共同建设的,2007年投入使用。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导高频技术、低温超高真空技术、低温技术、高频低电平控制、超导波荡器技术等,正好跟他的实验方向吻合。

  经过简单的沟通后,实验室很爽快的租借了一间实验室给他,包括低温实验设备的使用等等。

  当然了,租金以及设备使用费那是要另外给的。

  把一切安排妥当后,5位实验人员就留在了低温超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