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章 转手山芋_公子当锦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工代赈,可以让灾民填饱肚子,也让灾民将心思放在干活上,而不是闹事造反上。同时,以工代赈也可以减少日后修建河坝时征召的民夫,为齐国减轻了赋役和国库负担,可以说一举两得。

  当然,这事儿高培方也得禀告齐皇,于是他打算边实施以工代赈的策略,边上奏禀告齐皇。

  打定主意后,高培方将豆腐渣工程问题放在了一边,想着朝廷下命令之后再说。不过,他也没有不管,而是派遣乔夆不动声色地继续暗中跟进。

  罗仁忠与吕建文见高培方似放弃追查工程的事情后,他们对高培方的以工代赈工作指示可以说是高度配合了。

  这些官员都是想着,钦差只要不找他们麻烦,那就万事大吉,你好我好大家好!

  第二日,官府贴出告示,并在官衙门口处立有一个一百多斤重石锤。告示明确表示,只要将石锤举起,那就可以加入修建河坝的队伍当中。

  只要成为修建河坝的一员,每天除了可以填饱肚子外,还能领两斤粮食和两文钱工钱。

  也就是说,只要去修建河坝,不但自己能够填饱肚子,而且家人也能填饱肚子了。

  至于那两文钱,没人嫌少,就当是工作报酬的零头了。

  笑话,现今这种形势,能不饿死就不错了,何况还能填饱肚子,你还想要什么高报酬?况且,什么都不如粮食来得实在。

  最终,在官府的积极鼓动,以及钱粮的诱惑下,灾民纷纷响应号召,前来官衙测试的人络绎不绝。

  ……

  这一次修建河坝,高培方时刻派人或自己前去盯着,防止有人偷工减料,重蹈河坝崩塌的覆辙。

  以工代赈的策略实施后,整日蹲守徘徊在扬郡周边的灾民不再无所事事,脸上的绝望神色也逐渐由希冀代替。

  而有了众多灾民的加入,河坝的修建进度也是高得出奇,毕竟修建过程可是有人监督的,出工不出力的话,很可能会被扣工钱的。

  这种时候,粮食就是命,没人愿意拿家人性命来开玩笑。

  几天后,扬郡以工代赈的消息不胫而走,致使越来越多的灾民涌入扬郡。

  灾民增加,扬郡的资源消耗急剧,特别是粮食。

  粮食的短缺,以致粮价居高不下,甚至还有大幅度上涨的趋势。

  此时,从吕建文处得知了粮价问题后,高培方急急找墨易商议道:“城中粮价大幅上涨,附近县城的粮价也比前几天高了不少,如此下去,不用多久,我们的河坝工程就得停下了。”

  “工程倒是其次,就怕突然没粮,灾民发动叛乱。”乔夆直言指出问题的严重性,说道。

  一听,高培方脸色都变白了,叛乱一起,那以工代赈就由好事变坏事了,他也难辞其咎,就算之前赈灾工作做得多好,回到京都后,他都不会好受,御史台定会将他往死里弹劾。

  面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