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6章 触中G点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包恺从国子监回到家中时,一份大红飞金,由皇太孙杨林亲自发出,敬邀国子助教、梅庄先生包大驾光临本府赴宴的请柬,像一颗灿烂发光的宝石一般搁置在案上。当天,国子博士兰陵萧该也接到了一份敬邀光临出席赴宴的请柬。

  包恺与萧该都是国子监中的经学大儒,儒林之中极有名望,与河东王通、河北的刘焯、刘炫以及元善、何妥、辛彦之等俱为当世大儒,最为有名。其中如元善何妥等都为皇帝所重,居于朝堂之上,但也有一些大儒则一直隐居民间或者专心学问,河北的二刘河东的王通都无意仕途,一意传讲授课,而包恺与萧该虽然在国子临中任职,但也都只是一心讲学而已。

  河北二刘与河东王通三人,刘炫、刘焯二人是当时极为有名的经学大师,王通虽然年轻辈属后进,但在河东的讲学,却招揽教导出了一大群日后唐初时代的著名弟子。三人二刘在河北,王通在河东,而包恺和萧该则在关中京师讲学。

  易风对于这些当代的大儒,是十分仰慕敬佩的,同时也有心想要招揽于帐下。易风并不想做什么风流名士,他对这些大儒们示好,最重要的还是看好这些大儒在儒林士族之中的号召地位,可以说这些人都属于开宗立派的一代权威,特别是他们多年讲学,每个人都有无数的弟子。这个时代的儒者,可不仅仅是相当于后世的大学老师或者教授什么的,这些大儒的地位是相当崇高的。这个时代读书的人并不多,甚至还主要集中在那些代代传承的士族之中。而虽然隋朝已经开始了科举考试制度。但实际上不过是初起步,一年一代的科举考试出不了几个秀才、明经。对于此时的官场来说,根本就没有影响力。官场上主要的还是承荫入仕和举荐制,而除了官二代们的承荫入仕,举荐制和科举制,最后都不过是那些少数士族子弟的入仕之途径而已。正是由于这种读书人当官,而读书人又多被士族垄断的特殊情况,进而导zhì了这些大儒们哪怕不当官,也也依然对士林对官场有足够的影响力。

  这个时候的读书人太少了,经学基本上掌握在那些士族手中。哪怕是以军功起家的武川集团,最后也不得和关中的汉人士人集团合流,组成了关陇集团。虽然关陇集团最后统一了天下,但在经学文化方面,却又不敌更古老的关东士族门阀。但就算如此,关东的这些士族门阀依然仗着对经学的垄断,在这统一的隋朝占据着很大的一方势力。

  如今朝中诸方势力并起,各自争雄,太子一党最强的依靠是以关陇贵族集团为核心。而杨广的晋王党。以易风的观察,却是以关陇集团中的新兴贵族与江南的华族两大势力联合,同时,这两大势力又都对关东的老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