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 鸡肋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具装甲骑就是那个时代战场上的王者,在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人的战场上,他们也许数不过千,但却能威震三军。在当时,具装甲骑是各国不惜巨资倾力打造的王牌之师,战略部队,是各国军备竞赛的重要目标。他们是精锐,更是军魂,重装骑兵的多寡增减,甚至代表着一个国家王朝的兴衰。当所属的重装骑兵衰败陨灭之时,也宣告着这个王朝的来日不多,即将崩溃。

  后赵石勒灭段末邳一役,缴获披着马铠的战马五千匹;在对姬澹的战役中,石勒又缴获了上万具马铠。因甲骑具装威力无穷,甚至在不适合骑兵作战的中国南方,也出现了这一特殊兵种。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发展起来的这个新兴兵种,标准的具装甲骑,由六大部份组成,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寄生,还配有马鞍、马镫、缰绳之类的装备。

  “面帘”是一块狭长的金属制的护面,上面开有眼孔,主要保护马匹面部;“鸡颈”是一副马颈部的护甲,由甲片缀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搭后,就是马匹中后部的大片护甲……而“寄生”,则是一个放在马尾部的向上翘的扫帚一样的东西,保护骑兵后背。许多重装骑兵战马的额头上还有一个插缨饰的管子,插上色彩鲜艳的饰缨,再配上骑士身上的披风和盔缨,在战马上那是一道特别的风采。

  具装甲骑在十六国时风靡一时,各国皆大量装备,如后赵的三千黑槊龙骧军。就是后赵的镇国之宝。

  不过正所谓有矛就有盾,盾厚就矛尖。矛尖就盾越厚,这也是军队发展的趋势。当骑兵重装化后。除了不断的给重骑兵堆护甲外,便也开始出现了其它破解重骑的装备和战术。

  发展到后来,一具马甲普遍一百斤以上,甚至有的达到两百斤重量,人甲加马甲,普通达到二百多斤到三百斤的重量,这还没有算上骑士的重量,这样的负载对战马的要求极高,负荷极大。防护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重骑兵的机动性能也越降越低,最后基本上完全丧失了骑兵所拥有的高机动性能和侧翼突击能力。

  即便是最优秀的战马,也只能缓行、小跑,慢跑冲锋,而且爆发力虽然不错,但耐力极差,只能持续短时间的战斗。这就使得,花费无数金钱堆积起来的王牌部队,往往在一场大战中一天只能出动一次。一次半个时辰都不定能维持。

  随着战争实践的发展,甲骑具装的弱点逐渐暴露出来。甲骑具装机动性差,虽然适于正面突击,却不适于实施机动战术。不宜于穿插、迂回,出奇制胜沉重的具装使其战术简单、行动迟缓。

  虽然甲骑具装在对付装备简陋的步兵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对付机动灵活的轻骑兵和装备精良的步兵时则往往力不从心。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