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1章 趁火打劫的高句丽_重返大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颁下这样的诏令,易风也是苦思良久的,所谓人心,不就是这样来的,百姓有了实惠,生活能过的好,自然也就拥戴你了。而且授勋均田,移民充边,这不仅仅是拿田赏赐,而是通guò这样的政令,合理的再分配,既解决了社会矛盾,又能增强朝廷的实力,增强对边关的控zhì。开拓进取,正是汉民族不断以来的风格,以汉文化海纳百川的特性,不断的开拓边疆,同化一个个又一个的胡夷部族,把他们改造同化为汉民族一员。

  一个授勋,收买无数将士,一个移民授田令,同时也将赢得无数百姓农夫们的拥戴,这就是易风追求的。要富强民族,不能以百姓沉痛为代价。就如历史上的杨广,易风其实觉得他是个不错的皇帝,勤奋,有理想,可他做的事情,虽然曾经让大隋威加宇内,成为天朝上国,可却让国强了,百姓穷了,结果就是宇内沸腾,庶民争相造反。

  高颎对于太子再次绕过他,直接拟诏宣示这种方式很恼火。

  可当他仔细的听过两道诏令之后,却沉默了。想要反驳,那就是跟数十万将士,千万百姓做对。太子的这两道诏书,确实是收买人心之举,可百姓管那么多,能收到实惠就是好的,他们就会拥戴,就会高兴。就好比当年杨坚篡周,同样得天下不正,上位⊕后还把宇文氏杀了,可就因为他之后颁行的那些政策,对天下百姓是好的,是有利的。那些被杨坚篡位的北周百姓,被杨坚灭掉的南陈百姓。被隋朝吞并的西梁百姓,他们很快的就接受了。甚至全力拥戴起杨坚,称他为圣明天子。

  明知不可为而为,这非智者所为。尽管心里极为不高兴,可最后高颎还是忍了。

  太子行事,太厉害了,总是能掏出这样厉害的杀招,行事总是出其不意,而且还总是毫无破绽。

  其实易风还有一个大招,是专门用来拉拢天下读书人的。就是推广科举。虽然后世人都知道,科举的推广对士族豪门打压很大,结束了他们的政zhì垄断特权,让平民百姓也有机会进入官场,进入仕途。可那不过是后来的事情,其实在这个时代,出身于非贵族豪强地主的读书人,真的很少,少之又少。就算易风现在推行科举。那么得益最大的依然是那些垄断着经学的士族豪门,中小地主阶级只能算是沾点光,有条缝让他们挤进去,而普通的百姓。他们书都读不起,纸墨都买不起,又哪有机会科举。有机会取得好成绩?

  因此易风相信,推出科举。并不一定就会立即取得所有世族豪门的坚决反对。毕竟历史明证,在真正开始科举的唐代中期。垄断了科举的,其实正是那些世族豪门。

  不过易风也不打算太急,等到了洛阳之后,再慢慢来也不及。阻力肯定还是有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