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九章 恍如隔世_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悉的。只要这个家伙一向不到最后关头,是绝对不会叫苦的。这次接到李子元求援电报,尽管只是要求卫生部门增援,但分区司令员还是从这封电报上闻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军分区部队增援速度很快,这一点是日军没有预料到的。

  另外日军最大的一个失误就是,将可能增援李子元部队都局限在了潞东军分区境内。却没有料到主力部队的一个团,就在黎城与壶北交界处休整、过年。李子元这边枪声一响,主力的这个团就知道了。

  主力的这个团的团长,正是在当初十字岭战场上,与李子元配合很默契的那位老上级。接到下面部队关于李子元驻地方向枪声密集,指挥部所在的位置火光冲天的报告。这位老上级在没有电台的情况之下,顾不得请示上级立即集中部队就增援了过来。

  虽说距离李子元所部距离有些远,但沿途没有日伪军阻击的他们。增援速度很快,虽说慢了李子元部下一拍,可比军分区部队赶到的时间要略早。而且在李子元被困山上,没有办法与自己部队联系的情况之下。

  也正是这位老上级主动接过指挥权,在李子元的直属上级赶到之前,指挥了大部分的战斗。在最后的关头迅速判明情况,做出最恰当的部署,将已经快要被日军吃到嘴里的李子元,给硬生生的抢了出来。

  要是在晚上半拍,以李子元部队眼下连一个协调作战人都没有,只能各自为战的情况之下,李子元的那条命还真的不见得能够逃出来。毕竟马永成的能力还不行,你让他写写说说可以,可如果让他指挥一场战斗,还是有些勉为其难。

  漏算了这两点,尤其是没有预料到周边部队,增援的速度如此之快,是日军此次偷袭的最致命伤。日军一向认为八路的通讯手段历来都是薄弱的,不仅团一级部队没有配备电台,甚至各部队之间有线通讯联系手段都不多。

  单靠人员传递情报和消息不仅不及时、可靠,而且效率相当的低。在包抄李子元指挥部的时候,日军就将随行的便衣队员撒了出去,专门对付李子元派出求援的通讯员。但因为李子元三打长治城的时候,虽说携带了电台,但使用的次数极少。

  日军千算万算,没有预料到李子元手中,有直接与潞东军分区联系的电台和密码。结果导致日军对周边八路军增援速度,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导致了此次偷袭战斗,在最后关头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对于匆忙撤退的日伪军,山上刚刚脱险的李子元却是很恼火。山下的战斗现在打成一个什么样,究竟有多少部队赶来增援,眼下的李子元还不清楚。日军战后总结那是日军的事情,自己部队的战后总结现在还有些早。

  但是早在第一枚*爆炸的时候,他就判断出这是自己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