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4.南巡(8)_明郑之我是郑克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泰顺元年十一月十九日,郑克臧搭乘西洋舰队旗舰【雁荡号】抵达潮州南澳岛军港。

  潮州,秦汉时属交州南海郡。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在南海郡东部析置东官郡,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又分东官郡属地置义安郡,这义安郡便是潮州的前身。

  此后义安郡这个名称一共使用了26o余年,直到隋文帝开皇十年(59o年),全国撤郡设州,因义安毗邻南海之畔取“潮水往复之意”,才正式命名为潮州。后人也有诗句云道:“潮之州,大海在其南”。

  隋唐时期的潮州还是中原人士眼中极为畏惧的苦疾之地,隋唐之后,随着战乱、戍边、远谪和民族大迁移,大批中原汉人南来,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经宋、明数代,人文渐盛,名贤辈出,潮州逐渐被誉为“海滨邹鲁”。

  潮州虽然在行政建制上隶属广东,但跟闽南漳泉之间的联系远比与本省的广惠地区密切,就连正在形成的潮州方言也与广东流行的白话有异,反而与流行漳泉等地的兴化(莆田)话想类似。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历史上的渊源,另一方面也有地理上远近的关系。正是考虑到潮州与广东的联系并非十分紧密,而且潮州毗邻广东、福建以及新设立的赣南等三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郑克臧特意将其单列出来,与荆州府、太平府、琼州府一样成为由中央直辖的副省级留守府。而在防务方面,潮州海域也不再归于西洋舰队的巡航范围,改由南洋舰队进驻。

  “臣等恭迎王驾。”在礼炮声声中,郑克臧踏上了南澳岛码头,在场的几十名文武官员纷纷拜倒在地,三拜九叩齐声颂道。“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都起来吧。”郑克臧微微点头,边上的内侍立刻代为传言道。“王上路途劳顿,众卿且各自散了吧。”迎候的官员面面相觑,但内侍已经传达了郑克臧的旨意,谁也不敢打搅郑克臧的休息,因此只好让出道路,以便郑克臧的车架前往行宫。“西洋舰队提督巩天巩大人何在?”滚滚的车驾已经行动起来了,一名侍卫突然走过来通传道。“王上着李大人随扈,请李大人随我来。”一众官员用嫉妒的眼神看着这名年轻的提督小跑步的跟上车队,此时又一名侍卫走了过来。“潮州留守李沧接旨。”从计部侍郎转任潮州留守的李沧赶快出列跪倒。“王上口谕,着李沧款待西洋舰队一行****??”

  郑克臧的行宫自然是岛上最好的建制总兵府,说起来这个总兵府也有年头了,从明万历三年(1575年),岛上设置“协守漳潮等处驻南澳副总兵”开始,总兵府就存在了。明季郑克臧的祖父郑成功在此招兵反清,此后清廷的南澳镇总兵衙门、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