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6章 议定_战朱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太爷一家不回京师可以,可择江南任意一地生活,或是安置在姑娘的庄子上。如此,大家离得近些,也能时常见上一面,以慰相思之苦。姑娘常叹上庸路远,不能替先夫人来尽一份孝道。”

  宁姐儿……

  一番话把李石勉和马氏的眼泪又勾了出来。

  “祖父祖母,我们听宁姐儿的吧,我们回江南吧,就算不回京师,咱们在苏杭一带住着也成啊。我也想时常见见宁姐儿和念儿。这都多少年没见了。念儿都长大上战场了。”

  “好好,那我们就回江南。”马氏含着泪点头。

  李典收等人听了便是一喜。

  “可是咱们回江南做什么呢?总不能还靠宁姐儿接济。”

  “你们没手没脚啊,为何还要宁姐儿接济?我和你们父亲,就是下地种庄稼也能养得活自己。”

  李石勉也出声:“这些年家里做绒花,做女工活计,也攒下了一些钱,江南地价虽贵,但家里的银钱也能买上一些地,或自己种或佃给别人,总能活下去的。”

  “这些姑娘都考虑到了,姑娘说,两位老爷可以开个私塾,收些学生打发时间,老太爷可以著书立说,或再写几本关于农事的书,定也能畅销的紧……”

  “我就纸上谈兵,不值一提不值一提。”李石勉谦虚着。

  马氏倒挺骄傲,“不是我自夸,我家老头子,若真是著关于农事的书,那定是不缺人买的。”

  李石勉瞪她,这老婆子,当着外人的面吹嘘些什么。

  逐风笑笑:“是,老太爷整理的书稿,小的也有幸看过,小的真觉得老太爷回了江南,可以专心著书立说,就专研农事一途。没准将来能当个受庄户百姓受戴之人呢!以后谁提起地里的庄稼,都会想到老太爷,这可是流芳百世的大好事!”

  李石勉听得心中开怀,但嘴上却不住谦虚着。

  心里也不由得琢磨起此事的可行性来了。

  到时回了江南,他就继续钻研庄稼的高产之法,若有幸能传导给庄户人家,令他们都能吃饱饭,也是大大功德一件。

  不免心中激荡。

  “那我们做什么呢?”李典藏等人有些发愁。回了江南还要种地啊?

  种地也不是不好,但不是说术业有专攻吗?他们不如父亲。

  “大老爷不是懂夷语吗,先前还在鸿胪寺任过职,姑娘说,如今海贸盛行,很多江南百姓都爱与番人做生意,又苦于没法沟通,生意颇颇受挫,没准大老爷可以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李典收听得一愣。

  他是懂夷语,在鸿胪寺也接待过外番使臣。在这上面做做文章?

  他正琢磨着,还没想明白自己能做的事,苗氏就拍起大腿:“可不是,到时不管是给两方做翻译,还是怎样,都能糊口啊!”

  哎呦,他们大房有指望了!可找到他们能干的活了。

  “那我们回了江南,仍是开女工作坊!江南蚕丝棉丝更多,女工也多,没准能做的活计更多!”

  柏氏和水氏也忍不住激动,她们也找到她们能做的活计了。她们的儿女将来能科举入仕,正该给孩子们攒些家底。

  而且她们还从来没去过江南呢。

  听了父祖的话,李帜等人有些发愁。祖父父亲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了,他们要干什么?

  “我到时候找就宁姐儿,我要上她的大船上四处走走看看!”

  李骥早就向往外头的世界了,每回看到宁姐儿寄来的番外夷人的东西,都勾着他想去看一看番外那神奇的世界。

  “这事也不急,咱可以慢慢想。”

  马氏和李石勉听到儿孙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心中终是松了下来。

  心中从未感到如此轻松过。而这一切,都是宁姐儿帮他们换来的。

  感谢大家各种支持哈,这个月芭蕉只怕不能加更了哈,今天芭蕉就飞回老家过年了。过年期间,基本都是蹲厨房忙各种家务,存些稿留着过年用,尽量不断更,但加更只怕不成了。

  芭蕉回家买年货去了,哈哈哈……小时候最喜欢逛年货街,特别是饼干糖果一条街,小商小贩超级热情,请你试吃,小时候也不懂难为情,一路逛吃,都不用从这头吃到那头,只半道就饱了,哈哈哈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