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6章 交涉受降_长平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置。白起让人于半道迎住王陵和尉,不让他们到自己的营中来,径往北地军听取决议即可。

  王陵和尉也对发起总攻感到头痛,觉得如果能够招降,自然是不战而胜的好办法。但对结果半信半疑。不过蒙骜劝导说,呼喊招降有助于打击赵军的士气,最后如果难免一战,也会轻松得多。两人也同意这一判断,应喏回去布置。

  例行的点军鼓后,各山各营突然派出小股士兵,前出到赵军的营栅前百步开外,大声呼喊起来:“咨尔赵人,势末途穷,勿宁来归,可保首级!”

  喊了一天,士兵们都累了,要回去了,却见几名赵军从营内走出,高呼道:“吾等愿降,请见武安君。”

  这群赵军正是从丹水边南营垒中走出,显然知道武安君的大营。他们的突然出现,倒把那些秦军吓了一跳。领队的大夫急忙上前查看,见共有十人,皆未带兵器,空着两手,便道:“见君上何意?”

  为首一位年数大的赵军道:“臣闻武安君招降赵军,特请降耳!”

  大夫将信将疑,但见这十人不像有恶意的,又空着手,便道:“请随入。”五十人把这十人夹在中间,压入营中,让其在营门前坐下,自己进去向官大夫报告。官大夫急忙出来,询问了几句,依序向上报去,终于报到白起处。白起在山上望台上不时观察,已经见到这一切。见公乘来报,便命将其带到半山中营来。自己带了几人下到中营去与之会面。

  只有为首的老年赵军被允许入帐,其余人都在营外坐等。白起让公乘为主问话,赵军坐在客席,自己坐在中间。公乘将赵军迎入大帐,坐下,问道:“敢问卿何人,请降者何?”

  那人道:“臣赵万人将年,数日前曾犯君威,蒙君不杀,放归营中。今闻秦愿赵来归,特来请耳!”

  公乘道:“尔赵粮尽,又值疫疠,军士死大半。王本好生之德,许尔来归。”

  赵年道:“臣蒙君上不杀,放归营中,不敢忘德,乃与诸万人将共议,今赵王无援救,士卒无战心,不若且降。然赵士卒家在邯郸,若临阵而降,家必遭戮,是以不忍。”

  公乘道:“赵必败无疑。北与降,家皆不免耳。有何异耶?”

  赵年道:“诸将以为,若以军降,而蒙放归邯郸,秦能不战而平上党,赵卒上下得保首级。必不敢再犯大国。”

  公乘道:“既归于秦,自当效忠秦王,何邯郸为!”

  赵年道:“秦赵自长平一战,战端必起。赵氏男儿焉得复向旧邦。是以有请也。”

  白起道:“伐邯郸,汝等可勿行。他战则未能免也。”

  赵年拜道:“谢武安君!”

  公乘道:“尔等何时出降,有兵几何,可有册籍?”

  赵年道:“赵兵多病困,且死矣。点军失大半,其数难知。唯可战者三万四千有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