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我不想再看意难平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

  “嗯...嗯?”

  钟繇勒马肃然以对,“您得做个决断。”

  刘弋的神情有些恍惚,他微微蹙眉。

  “王粲、杨修,还有这位蔡家的大娘子,一同留在这里,给他们留几名甲士,其余人随朕回去。”

  听着这番话,连法正都按捺不住了,从老君庙里出来,刘弋的失态是如此的明显,以至于基本的逻辑判断能力都开始迷失了。

  “陛下!”

  “如何?”

  法正深吸了一口气,直言道:“陛下,东归大军沿着渭水两岸南北同时行军,郭汜的一万多人都在北边,此时天有骤雨,而且即将天黑,郭汜是绝不可能全军跨河来攻的!”

  “只可能是有夜战能力的小股精骑。”钟繇补充道:“最多也就千把人,趁着黑夜雨天来袭扰,骠骑将军在,不虞有什么大碍。”

  杨修见法正和钟繇都说话了,缩了缩脖子建议道。

  “陛下...我们就留在这里吧。”

  看着就差把“我怕死”写在脸上的机灵鬼杨修,以及一言不敢发的小豆芽王粲,刘弋木然地点了点头。

  见天子采纳了就地驻守,等待重新接任了骠骑将军的朱儁稳定形势后再回营,众人也觉得稳妥,便打算就地扎营。

  且说,朱儁去年便是骠骑将军了。

  可惜去年有日食,按这个时代的说法不太吉利,需要有人来背个锅,朱儁的骠骑将军就被免了,转了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如今大军出征,朱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渭水南岸一万多军队的名义统帅。

  张济、杨定、杨奉、董承四支部队,部队和人心都如此复杂,也只有朱儁这种成名已久的天下名将才能压的住场子,否则谁上去其他人都不服。

  军队里最讲究资历、派系、战功、出身。

  杨定的资历、出身倒是高,凉州大人出身,董卓时代就是中郎将了。

  其他人呢?

  在董卓时代,张济是校尉,杨奉是叛军招安,董承连个校尉都不是。

  按理说杨定是最有资格成为西凉军系统的南路主帅的,但杨定为人傲慢且自私,让友军打头阵自己抢功劳,或者让友军垫背自己逃跑,这种以邻为壑的事情干了太多次,已经没人信任他了。

  所以唯有朱儁才能名义上指挥这四个小军头。

  郭汜的精锐轻骑来袭扰,朱儁也必然能阻挡下来。

  可左思右想,刘弋却始终觉得心头难平。

  是真的意难平。

  自己忍辱负重,用了种种手段和心计,在肮脏的政治漩涡里打滚,才完成了东出的计划。

  而东出,除了要自己在路上借机解决不服的军头,掌控西凉军继而控制朝廷这个私心。

  如果说有没有一点公心,当然有!

  在那日从董承营里回来,亲眼见了长安百姓艰难的生存现状以后,刘弋就决心用尽自己的一切能力,来给已经太苦太累的百姓减轻一些负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