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三章 真名士自风流_规划大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头尚未落山,水镜山庄已远远在望,庄子外立着一座高大巍峨的石牌坊,以篆书镌刻着“水镜山庄”四个大字。

  行走间,远远听见田里有人在唱歌:“……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十月获稻,为此春酒……”,潘阳仔细倾听,却听不真切,但觉有古韵古风,不觉赞道:“虽为农夫,却雅致如此。”

  庞山民早已安排家人进庄子通报过,来到牌坊近前,众人俱下车步行,以示对司马先生的敬重,有司马家的下人特意前来迎接。牛车穿过牌坊底下,就算进庄了。若不是午间那一顿饭食,富农王良过于热情,耽误良久,车队还可以早些时候到达,说到底还是庞德公的名声卓著,即便乡野之人亦热情难当。

  庄园不大,周遭的房屋不多,房屋周围田野里的人口也不多。众人随着那司马家人进入庄园内,来到一座大宅第门前。自侧门进入宅院中。眼前便是一座影壁,潘阳驻足观看,却是一副松鹤延年的绘图,绘画技法平平,无甚高妙之处。

  转过影壁,首先映入脸眼帘的是十多株鲜花盛开的桃树,眼下下四月将尽,却是满园的缤纷落英,煞是妖娆。“桃之夭夭,烁烁其华。”身后的唐昭,脱口而出,一行人均有此感,却是被他抢先说出。

  林中有曲径可达对面的几间草堂,也可经由两边的遮顶长廊走到草堂。

  草堂正门外,站着一个高冠博带、面容清癯却是笑容满面的老人。只见他右手轻摇蒲扇,左手抚摸着颌下半尺长短的胡须,胡须已然花白。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气势。

  潘阳看不出老人的年龄,猜测大约不到六十岁。身边的庞山民低声介绍,老人便是司马徽,道号水镜先生,与自己的父亲是至交,同为荆州名士。

  潘阳紧走几步来在司马徽面前,双手齐额。恭恭敬敬深施一礼,口称:“晚辈吴郡潘阳,拜见水镜先生司马公。”

  “何来之迟耶?”司马先生呵呵笑着,浅浅地回一礼:“生受博彦一礼,且请堂中上座。”

  身后各位学子,一齐上前大礼参见。受礼既毕,司马徽满心欢喜,略一搭礼,便转身入堂,端的是潇洒至极。

  潘阳连忙上前作势搀住,一同进入堂中,待扶他在主席中盘腿坐下后,方在其示意下,于主宾席中坐好。

  潘阳示意兴儿与唐留各奉上一个精美的礼品盒,希望司马先生不嫌鄙薄,高兴地收下。

  司马先生也不客气,畅笑着要二人当场打开,兴儿奉上的是一套精美的烧陶茶具与一只精美的竹制茶叶盒。唐留奉上的却是一盒精制白雪纸。水镜先生吩咐小厮先将纸收好,却饶有兴趣的将茶壶、茶洗、公道杯、六只闻香杯、六只茶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