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24章 道路与册封_晚唐浮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段了。

  两京大驿道的最东端,是登州东部的赤山浦码头,一个新兴海港城镇。随着出海捕鱼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城池愈发繁荣。原本很多乡里是新罗人占多数的,现在也被河南人、河北人淹没了,地方大变样。

  西段方向,三年内已经从弘农修通到了潼关。

  长安到潼关方向,也早就通车。

  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两京”早就连接在一起了。

  现在开工建设的路段,主要在长安以西。

  按照邵树德的规划,这一段主要是走邠州、泾州、原州的北线,最后直通会宁关码头,这是优先级最高的方向。

  至于南线,即长安向西走岐州、陇州、秦州、河渭方向的,就看各地余力了,反正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云襄道、两京大驿道这两条主动脉之外,河北方向其实也在修一条一等国道,主要是在北平府境内。

  从昌平县出发,经幽州城向东,过蓟州、平州,出临渝关,通往营州。

  截止目前,关内部分已经大体完工,但营州路段较为麻烦,进展不大,且路线方面存在分歧。

  有人认为,近些年辽泽日益退化,淤出了不少陆地,可尝试沿海修建道路,无需向北过柳城,在山里绕来绕去。

  也有人认为,淤出的陆地并不坚实,且沿途仍有许多沼泽,发洪水之时,经常将其冲毁、淹没。那片地方,虽然水草丰美,但种地风险较大,唯适合放牧,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多人,故还是走北线较好。

  邵树德同意了北线方案,仍走柳城,顺便沟通七圣州,认为这样价值较大。

  而官员们在这方面争吵,也让他莫名地感到些许欣慰。

  因为他们争论的是国家建设的细节,而不是你死我活的所谓国本、战争之类。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个国家走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

  甚好!

  二月、三月很快就过去了,四月初,太子邵承节领命出京,带着已休整年余的铁骑军万人,以及飞龙、金刀、黑矟三军中抽调的六个指挥一万二千骑马步兵,往河北而去,开始了他巡视两道的工作。

  邵树德则来到了渭水南岸的禁苑,踏青游春。

  四月也,有鸟名获谷,其名自呼。农人候此鸟,则犁杷上岸。

  这是一个农事比较繁忙的时节,同时也是充满希望的时节。

  登上亭台楼阁后,他眺望着河北的沃野。

  明媚春光之中,村社星罗棋布。

  一垄垄整齐的麦田之内,农人忙忙碌碌,灌溉、锄草、追肥,忙得不亦乐乎。

  两片田野之间,土路弯弯曲曲,延伸向远方。

  货郎挑着担子沿路吆喝,叫卖货物。

  小童牵着黄牛,向野河沟边的草地走去。

  游手好闲的少年,腰间挎着刀,左顾右盼。小娘子见了,捂嘴轻笑,老人见了,破口大骂。于是乎,不一会儿就灰溜溜跑路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