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8 普洛耶什蒂(1)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李晓峰收获意外之喜的时候,有一个人却很郁闷,不是托洛茨基也不是斯维尔德洛夫,而是阿尔克斯尼斯。那么红色空军的元帅究竟为什么而头疼呢?

  依然是为了他所喜爱的远程航空兵。众所周知,在图哈切夫斯基时代,阿尔克斯尼斯就因为优先展远程航空兵还是优先展前线航空兵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的结果是双方各退一步,远程航空兵有了比历史上更好的生存空间,但是优先级别始终是不如前线航空兵的。

  尤其是卫国战争爆之后,一度红军严重依赖前线航空兵,如果不是前线航空兵冒死出击,狠狠地打击了追击中的德军坦克集群,恐怕战场上的形势会更加难看。

  与此同时,阿尔克斯尼斯一直鼓吹的战略轰炸,企图将敌机歼灭在机场上的作战企图却断然宣告失败。笨重的四轰炸机在灵巧的德军战斗机面前吃尽了苦头,而红军又高度缺乏可以为这些四轰炸机护航的远程战斗机,这就让轰炸敌人纵深以及机场的行动变成了自杀式的攻击。反正是损兵折将而战果寥寥。

  这让军委当中反对远程航空兵的势力是找到了由头,不断地抨击这些耗费大量资源,但实际上却没太多用处的飞机是废物。一时间,阿尔克斯尼斯是压力山大,他不得不一方面紧急要求上马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项目,另一方面也像之前的某仙人一样,想办法证明远程航空兵的价值。

  新的远程护航战斗机项目说实话一开始进行得就十分艰难,主要是当时各大设计局和生产厂家的能力都趋于饱和了,大批量的生产和改进计划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实在没能力上马一款全新的战斗机项目。

  所以个设计院所在接到空军的要求之后,更倾向于在原有设计上进行改进。当时主要有三个方案,一个是在pe2战斗机上加以改进,比如增大油箱;另一个则是米格设计局搞出的米格5;最后一个则是全金属化且增大油箱版本的拉5。

  这三款战斗机中成熟度最高的是pe2,之前已经改进到了pe2m2。再次改进为m3工作量很小,投入生产也很快。但是这个很容易实现的方案阿尔克斯尼斯并不喜欢,因为pe2作为高空高战斗机,本身更适合去当截击机而不是强调格斗性能的战斗机。对于防空军来说pe2很好用。拦截德军的轰炸机效果很好。但是对于空军来说,笨拙的截击机实在不能同敌人灵巧的战斗机格斗,会被虐得很惨。

  所以,改进pe2虽然简单,但是阿尔克斯尼斯和远程航空兵并不买账。他们希望拥有性能更好的战斗机而不是截击机。

  同样的道理。米格设计局的米格5很快也被宣判出局,原因很简单,这货也是高空高战斗机,其实就是截击机。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