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0 斯沃博达(上)_天兵在191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捷尔任斯基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硬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那李晓峰和斯维尔德洛夫也没办法,以铁面人的脾气,劝说是一点儿效果都没有的,甚至硬来还会引起他的反感。

  想来想去,斯维尔德洛夫和李晓峰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先把自己摘出去,万一捷尔任斯基真的悲剧了,帮他说说好话,让铁面人不至于被弄得灰头土脸也就得了。

  实际上这个小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对于中央的绝大部分大佬们来说,这都不叫事儿。现在唯一能让他们关注的也就是只有三个问题:粮食问题、红军的组建和训练问题,以及最后的剿匪问题。

  尤其是最后一条剿匪问题,全中央的大眼小眼如今都盯着乌克兰南方那屁大一点儿地方,紧张地关注这白匪军的动向。不得不说,白军的动向非常的奇怪,让这群大佬们有一点摸不着头脑的感觉。

  那白军到底做了什么,让布尔什维克的大佬们觉得莫名其妙呢?很简单,白军什么都没做!

  很惊奇是不是,夺取了卢甘斯克和罗斯托夫,取得了开门红的白军竟然忽然停下了脚步,就停留在乌克兰的南部无所事事的消磨时光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惊奇的选择。造反这种活动,一般来说都是以小搏大,从发动一开始,就必须一鼓作气尽可能的打出声势,争取以星星之火燎原。

  最正确的选择,不管怎么样。白军都必须要有所行动,不管是北进、东去还是南下。都要动,只有动起来了才能盘活局面。那白军为什么不动呢?

  原因很简单,两个,第一,内部矛盾重重,形成不了统一的意见;第二,客观现实让他们暂时无力行动。

  从第一点说起吧,之前就提到过几次。白军的组成成分是相当复杂的,不客气的说就是山头林立矛盾复杂的复合体。各派系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都不肯做出让步,经常性的会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吵得不可开交。

  这一点,作为参与叛乱的捷克军团中的一员斯沃博达就很有切身的体会。1915年,在一战最激烈的时候,斯沃博达被奥匈帝国强征入伍了。所谓一个民族自豪感很强的人。对于奴役捷克斯洛伐克的哈布斯堡家族他发自内心的痛恨。

  斯沃博达一点儿都不想参军、不想打仗,尤其是不想为奥匈帝国卖命。但是作为弱势民族中最卑微的一员,他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和其他的炮灰一样,他被迫走上了战场。

  但是和其他炮灰不同的是,斯沃博达没有在战场上丢掉性命,他很走运的被俄国人俘虏了。虽说当俘虏比送命要强。但那也得分被谁俘虏。俄队的光荣传统中可没有优待俘虏这一项,总而言之俄国的战俘营绝对不是什么天堂,充其量也就是地狱的隔壁而已。

  不过比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