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坑深289米,问鼎天下,此心昭昭_孤王寡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旧话又被重提了。

  ——萧乾诛,萧氏亡。

  ——萧氏诛,江山亡。

  这两句话,曾经在萧氏五百余口刑场伏法时,被广为传讼。但人死茶凉,慢慢的也就淡了,百姓们过上了自己的日子,把萧家也就忘掉了脑后。可战事一起,原本萧氏一门就是武将世家,从萧乾开始,萧乾的爹、萧乾的爷爷,萧家的祖祖辈辈都上过战场——

  然而,他们被灭族了。

  有人说,是萧氏怨气不散,借由北勐杀回来了。

  神鬼之说,不胫而走。

  人们紧张起来,变着各本版本将神神怪怪的言论,随着飞雪四处流传。甚至被有心之人,编成了民谣,唱得童叟皆知,唱得人心惶惶,唱得南荣似乎已无敢战之将,唱得金銮上的宋熹,大发雷霆,拍案骂人。

  可防民之口,难于防川。

  区区流言,南荣朝廷竟无力阻止。

  这样的一股子哀凉之风,对南荣的打击是巨大的。

  军心涣散,那就是露败之相啊!

  为此,朝堂上下,一片愁云惨雾。

  北勐欲灭南荣,入主中原,问鼎天下,此心昭昭。

  但南荣积习的养士之风以及推崇文道,加上内部数十年的党争和对武将的压制,让南荣这个国家早已变成了一个最为富饶、最为文明,却也最为懦弱的“恹恹大国”。

  突然而来的危机感,让南荣这一批养尊处优的王侯官宦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向北勐求和。

  从盟友,变成求和。

  这样的谏言,宋熹没有接受。

  景昌元年腊月初二,宋熹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御驾亲征”。

  举朝上下,一片哗然,皆称万万不可。

  宋熹心意已决,次日上朝,以翰林学士朱光启为右相,以淮西宣抚使张成仁为枢密使,急调信州、江州、黄州、扬州等地兵马,与京畿大营集结,共备精兵约八十万,准备北上。

  同时,景昌帝亲自手书圣谕一份,从临安出发,紧急发往汴京守将古璃阳,敕封古璃阳为镇北大将军,令其守好与北勐南下的第一个堡垒汴京。随圣谕而去的,还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与美貌佳人,并许诺无数——

  对宋熹这道圣谕,众臣多有不解。

  古璃阳乃萧乾旧部,汴京部众也多为萧乾北伐时留下的旧人。

  萧氏一门灭族之后,古璃阳虽然没有背弃南荣朝廷,可到底会有离心之意,还许他这样多的金银珠宝,岂非养虎为患?

  然,宋熹一意孤行。

  于他而言,对古璃阳赏与不赏,都不会改变结果。

  那一些长期滞留汴京府的兵马,原本就已经离了他手。

  与其在北勐南下之时,未战先逼人反,不如先行安抚。

  北风呼啸,寒气逼人。

  马蹄声从城门处,渐渐远去,带着临安圣谕,飞往了积雪覆盖的北国。

  南荣宫中,积雪萧瑟里,天际却有一抹罕见的晚霞,从白雪皑皑的瑞兽屋

  请收藏:https://m.mfbqg.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